為了領地發展,林恩那真是又當爹又當媽。
既要提供技術,又要手把手指導。
每天眼一睜,都是滿滿當當的日程安排。
在他的努力下,鐵匠工坊與造紙工坊終於都走上正軌。
尤其是埃裡克治下的鐵匠工坊。
這位仁兄是個真正的工作狂。
過去的鐵匠那都是幹兩到三天就得休一天,畢竟揮錘子太頻繁手臂撐不住。
可如今水力鍛錘替代了鐵匠們大部分機械勞動,那在埃裡克看來,這休息時間自然就可以免了。
鐵匠工坊的鍛爐與打鐵聲晝夜不息。
悟性較低的鐵匠和學徒在齊赫帶領下滿足民生需求,以及製作長矛長戟等長柄武器。
少數悟性較高的則歸埃裡克指導,主攻板甲。
同時他還在忙活著擴建和改造鐵匠工坊。
五柄水力鍛錘也太少了,工坊的內部空間也完全不夠。
好在林恩以前預留了大塊空地,有足夠的土地和建築材料給埃裡克折騰。
不過擴建工坊的事註定要推後到九月了。
因為白熊領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收穫季。
三萬六千畝條田漸次成熟,所有的農奴都必須放下一切雜活,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搶收大戰之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恩從八月初就開始為收穫季做準備。
白熊鎮的石匠與木匠全都被他動員起來。
石匠們負責製造石磙。
他們用馬車從北邊石礦拉來碩大的青石,用鑿子等工具將其製作成圓柱體形狀,就像個縮小版的壓路機。
同時林恩還命令各個村莊建造打穀場,石磙正好派上用場,將整理出來的平地壓得結實而平坦。
石磙的脫粒效率要高於北境最常見的連枷。
用耕牛和挽馬拉動,即可大規模地給黑麥脫粒。
相比之下,農奴們常用的連枷更適合當個兵器,而非打穀工具。
木匠則負責製作扇車,用於篩選穀粒與糠秕。
糠秕包括黑麥脫粒時褪下來的皮殼,以及部分不飽滿的穀粒。
扇車結構簡單,透過手搖產生風力,密度大的穀粒下沉,密度低的糠秕飄起。
如此便可自動將穀粒與糠秕區分開來。
糠秕並非廢料,是優質的牲畜飼料以及堆肥原料,在封建莊園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收穫季到來之前,領地上的三千多名農奴也都沒閒著。
建造石屋的農奴們完成了最後的收尾工作,住進了結實保暖的石屋。
林恩還指揮幾百名農奴最佳化了存放糧食的倉庫。
城堡內部的穀倉換成了雙層木板結構,底部以石塊砌成基座,加蓋木板與秸稈,還增設了多個通風口,防潮效能拉滿,以減少糧食的儲存損耗。
未來的白熊領將會湧入大量人口,每多二百公斤糧食,就能多養活一個勞動力,容不得半點疏忽。
在全領地的不斷忙碌中,時間很快便來到了八月中旬。
收穫季如約而至。
陽光傾灑在白熊領的廣袤田野上,三萬六千畝條田像是打翻了的金色顏料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