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工坊?是要造羊皮紙?這個倒簡單,領地上不缺皮匠,就是缺羊皮。”
一聽要造紙,老六眼中頓時亮起興奮光芒。
按照林恩的計劃,白熊領的掃盲學校將在今年秋收後正式開課,老六正為教學用紙的事而頭疼。
羊皮紙的製作流程,和製作皮革差不多,無非就是把羊皮刮毛去脂,洗淨風乾再拉伸,稍微熟練的皮匠都能勝任這一工作。
而且羊皮紙防潮耐用易儲存,能存放上百年而不腐壞。
貴的東西唯一點缺點就是貴。
羊皮在此時是極度重要的原材料。
軍事領域可用於製作馬鞍、箭囊以及各種護具;民用領域則是最常見的冬季禦寒衣物;生活場景也少不了羊皮製品,如鞋子、地毯、水袋等。
羊皮的用途太過廣泛,造紙領域能分到的羊皮少之又少,羊皮紙的價格自然長期居高不下。
“不是羊皮紙,而是用亞麻布製成的碎布紙。”
林恩馬上就要擴軍,軍隊都正缺皮革,怎麼可能將寶貴的羊皮用來造紙?
他要製作的,是價格低廉的碎布紙。
在將【鍛造】技能提升到三級之後,他立刻將所有隨從都派遣到【製造】一欄。
兩級的【製造】,為林恩解鎖了一項關鍵技術,那就是造紙。
造紙乍一看似乎沒太多技術含量。
但以白熊領目前的手工業水平,要想建造一座產能穩定的造紙工坊,絕對稱得上是一項大工程,一點不比修新式鐵匠鋪差。
“亞麻布也能用來造紙?”
老六大為震撼,他的腦海中瞬間閃過各種關於亞麻布的印象,實在很難將其與紙張聯絡起來。
“當然。”林恩從抽屜中取出張羊皮紙,便開始記錄碎布紙的製作流程。
對於目前的白熊領而言,碎布紙最為實際,原材料也最容易獲得。
碎布紙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穿爛了的亞麻衣服,每戶農奴的家裡都有這玩意。
第一步是發酵,將洗淨的亞麻布剪碎後放入水中浸泡,並加入石灰進行發酵,發酵時間視溫度而定,夏季一般要發酵一到兩週,秋冬季節則要延長兩三週。
第二步則是打漿,將發酵後的麻布進行多次捶打與舂搗,直至使其成為均勻的紙漿。
第三步是抄紙,將紙漿加入水中用草木灰漂白,再用蘆葦製成的抄網將紙漿撈出,初步形成溼紙頁。
最後一步就是脫水與乾燥,透過物理方式擠壓出紙頁中的水分,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乾,就能得到一張比較粗糙的碎布紙。
若是追求紙張品質,還可用石頭反覆打磨紙張,使其更為平整光滑。
當林恩放下筆,老六瞪大了眼,死死盯著羊皮紙上記載的造紙術。
麻布白熊領完全不缺,捶打紙漿可以用男農奴,編織蘆葦抄網靠女農奴,脫水和乾燥交給風與日照。
雖然老六相信大哥絕無虛言,可他依然有些難以置信。
按照這些步驟,真能造出可以取代羊皮紙的新紙張?原材料的價格如此之低廉,造出來的紙肯定也貴不到哪去。
這種新紙一經面世,北境乃至整個狄厄瓦斯大陸的學校體系都將迎來巨大沖擊。
知識之所以稀缺,原因之一就在於紙張與書籍的昂貴。一本基礎的啟蒙教材都要一兩枚金幣,就連普通的騎士階層都讀不起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