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下,在石臼內用木杵反覆捶打這如玉髓般通透的蓍草莖杆。採集晨霧寒露之水盛在瓷甕裡,浸潤月餘,將辛苦捶打的纖維泡得發脹。
直至莖杆纖維化作絮團,根根淡淡雪白。
待日頭爬上東牆,才將半乾的蓍草漿鋪上竹篾架,放置在琅嬛閣簷下晾曬,九浸九曬方能成符文紙。
用青瓷鎮紙反覆碾平,新裁的蓍草紙尚帶毛邊,需裁剪平整。
去年霜降時捶打未盡的粗纖維,在鵝白色符紙上凝成少許琥珀色的星點。
這一小迭鵝白色蓍草符紙,便費了前身他數月功夫製作。
“.”
江行舟指腹上的薄繭撫過符紙紙面,帶著沙沙絮聲。
他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感慨。
那些在漏雨簷角下制符的歲月,反倒淬鍊出他此刻的從容氣度。
“也好!正巧,裴老夫子讓我明日去文廟,書山悟道。
這書山有些危險。
倒是可以帶上幾張自制的符籙,以做防身。”
江行舟靜立案前,在硯臺內研磨墨汁。
“墨中添些火砂進去,可增火字訣符文的三成威力!”
少年自書架多寶格取下一隻陶罐,搓開蠟封,罐中赤砂竟發出炭火剝裂的輕響——這是價格不菲的火砂,遇風即燃。
硃砂入墨液,研磨均勻,墨色漸漸泛起一層赤紅的光澤。
他執起狼毫,筆尖在墨汁中輕輕一點,蘸飽松煙墨。
“火!”
江行舟醞釀片刻,低聲輕吐,字音未落,手腕已懸於紙上,筆峰輕觸蓍紙。
他體內的才氣順著筆桿傾瀉而出,如霧氣噴湧。
剎那,筆鋒竟自行吞吐霞光,猶如游龍,閃爍著赤紅色的火色光芒。
每一筆每一劃都蘊含著炙熱,將“火”字逐漸勾勒成形。
《淮南子》:“積陽之熱氣,生火”。
隨著最後一捺的落下,符紙上的“火”字驟然一亮,一道三寸長的赤焰烈火噴湧,迸射出璀璨星火,彷彿要燃燒起來。
然而,瞬息火焰被封印入符文之中,似被無形之力牢牢鎖住。
光芒迅速收斂,書房內的熾熱氣息也隨之消散。
“火符成了!”
少年放下狼毫,輕吹未乾的符紋,
蓍草紙上“火”字元文宛若一朵含苞待放的赤蓮,花瓣間隱約透出熾烈的光芒。
他細細端詳,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一字即為一符!這枚符文的品相不錯,蘊藏的火氣凝而不散,隱隱有赤色光暈流轉!這般品相的[火]字元,怕是能抵得上一斛上等碧粳米。
他輕輕舒了一口氣,收起符紙,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入一旁的青瓷匣中。
“一枚[火]字訣符文,消耗了我體內十縷才氣。”
“這樣看來,蒙生體內儲存的才氣,也僅僅只夠釋放十次文術,便會枯竭!”
符文,與讀書人直接施展文術,在威力和效果上並無二致。
除非在墨液裡新增一些珍貴材料“硃砂、冰晶”等,令威力獲得額外增益。
不過,符文的最大作用,還是在於提前將才氣和文術儲存其中,以備不時之需。
要知道,兩名同階的童生鬥法,體內的才氣量相當,往往很快便會消耗殆盡。
而若手中有提前製作好的符文,便等於多了一道可用的文術,勝負的天平會因此瞬間傾斜。
“再製作幾枚符文備用!”
夜色漸深,書房內燈臺燭火搖曳,映照在少年的側臉上,顯得格外沉靜而專注。
【江行舟,製作[火]字訣符文一枚,感悟漸深,道行+10點。】
【江行舟,製作[水]字元文一枚,增加道行+10!.道行日益精進,額外增加制符熟練度!】
【江行舟,製作[雷]字..】
直到子時,角門處漸次亮起的絹燈,遠處依稀響起更夫敲打的三更梆子,透過院牆傳來。
少年卻恍若未聞,挑燈時,方覺腕骨有些酸脹,
他長舒一口氣,起身推開檻窗,晚風送來薛府後廚新蒸的黍米香。
此時,青瓷匣內已整齊地擺放著七枚單字訣符文。
每一枚符文都散發著不同色澤,[火]符吐著赤霞,[水]符色冰藍,[雲]符如白絮淡光。最妙是一枚[雷]符,一絲紫電在紋路之中游走,綻出米粒大的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