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說它被雷劈死了,卻是未必。天反為災!
地反為妖!
不論災、妖,能夠在我江陰縣內流傳至今的,都不是輕易能滅。
據江陰縣的史料記載,霧靈山這株三百年老槐似乎被天雷劈碎過七次,至今還流傳它的妖異傳聞。
可見,想徹底殺死它並不容易。
當然,
實在不行,你殺不了它,也可在霧靈山中另找出一個槐樹精,斬殺它也行。
反正妖精都長的一樣,誰也無法分辨它是哪一個精怪。”
鄭叔謙搖頭道。
“教諭所言,頗有道理!”
韓玉圭一時無言以對。
“教諭,學生在志中所述的鰣精劫貢船之事,純粹是聽縣裡酒館的醉漢胡謅,當不得真啊~!”
陸鳴聞言臉色煞白,他寫的是《鰣精貢劫》,這可是一樁涉及到朝廷的大案。
李雲霄卻是淡然,他寫的《狼山君食月篇》,裡面的狼妖較為常見,算得上是最尋常的妖了。
“不必找藉口。
我們江陰縣地處江州府,隸屬江南道,乃是大周聖朝最繁華的江南文黍之鄉。
跟塞北、漠南、嶺南、薊北,這些到處是蠻、妖的邊境州比起來。
我們江南道的妖,數量其實非常少。
已有三百年無妖王出沒。
也就是在荒郊野嶺,深山老林的霧靈山,偶爾能見到一些小妖民、妖兵,實力也並不強。”
鄭教諭淡淡笑道。
江南少妖,安全繁華。
但這也未必全是什麼好事情,這令江陰縣的童生、秀才們極少有對妖的實戰經驗。
一旦上了戰場,容易出現傷亡。
如何增加學生實戰經驗,一直是縣學院頭疼的問題。
“鄭教諭學生的那篇妖志.”
江行舟沉默了,
他寫的是《鐵鎖鼉龍篇》。
記載,天授三年夏,前知縣裴守誠這位舉人,親自出手鎮壓了大江中的一頭鼉龍妖。
距今,有十二年的歷史了。
且不說過去如此久!
光是那頭鼉龍妖,足以抗衡舉人,他區區童生也是不可能對付。
蔡院君的這個坑,可不好填!
“行舟,無需擔心,那鼉龍妖早就消失在大江中找不到。
你斬殺一二頭魚妖,在江中尋一兩件當時的舊物——譬如當年索妖用的鐵索碎片。
可交差就行了,便算透過清明大考評。”
鄭教諭說道,也未為難他。
畢竟,他也知道,江行舟寫的鼉龍妖,是真正有《江陰縣誌》記載的大妖。
前知縣裴守誠親自出手對付的鼉龍妖,那是舉全縣之力,甚至請動了好幾位歸隱江陰的老進士、翰林學士,方能對付的妖帥。
就算找到了,又豈是童生能應付?
“諸生,可還有什麼疑惑?”
教諭鄭叔謙環顧,見外舍的三十位童生們沒有其它問題,“那便出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