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七天了。”
太乙真人皺眉看著棋盤,舉棋不定,半晌後隨意將棋子一擲,黑白棋局頓時彈跳散開。
嚴道通不滿地瞪了一眼,卻也沒有了繼續的心思。
“突破玄關本來就頗為耗費時日,何況你那徒弟還是兼修佛道,慢一點才穩妥。”
“話是這麼說不錯。”
太乙真人揪著拂塵末端的鬃毛,眼神隱隱透著擔憂。
玄關是天地之門,也是生死之門,歷來武者在此境界,無不將其視為鬼門關。
若非如此,郭釗、秦思行、程若水這三位真傳,也不會遲遲停滯不前。
踏錯一步,榮華富貴也好,家族的榮譽也罷,全都化作過眼雲煙,無法不叫人心生畏懼。
一般認為,突破玄關所用的時間越短,成功的機率越大,越安全。
這是因為元神合真形成就靈相的時候,會架起天地橋,那個短時間內,會有大量靈氣和魔氣同時對武者造成衝擊。
這就好像一個人託舉重物,在剛拿起來的瞬間,身體的狀態是最不穩定的。
這時外人輕輕靠一下,就會因為失去平衡而摔倒。
靈相的存在,對於剛剛打破玄關、還沒適應天地之力的武者來說,就是這樣一件工具。
所以,突破玄關的時間越短,意味著遭受天地之力的衝擊越少。
哪怕因此得不到太多靈力灌頂,但勝在安全,反正靈相已成,日後隨時都可以架起天地橋。
因此,雖然灌頂來得更快,甚至有可能幫助第七境武者直接攀登重樓,但多數武者往往會追求最快速度成就靈相,力求穩妥。
如郭釗此次突破,實際只用了一日便成就靈相,後面幾天逗留,其實只是特意留在皇城嘗試開閉天地橋,鞏固境界。
太清宮除了秘境中的太清玄氣,其實在現世中也將皇城籠罩,有著聚靈的效果。
畢竟他除了是樓觀道真傳,同時也是大秦的汾陽郡王。這點方便,高駢也是會給的。
“就算是兼修佛道,這次用的時間也太長了點。”
“是因為龍舟?還是.”
太乙考慮著上述種種,未免有些憂心。
其實他並非沒有猜測,只是這個想法也著實有些驚人,讓人下意識地忽略。
秘境中的文中子,是三教合一的宗師,他的路,對李存孝來說毫無疑問是很好的參考,也是巨大的誘惑。
可是在太乙的預想中,怎麼也要等自家徒弟玄關圓滿,佛道兩門都陷入瓶頸的時候,再去鑽研儒門武學。
唯一叫人能安定的是,嚴道通掌握著靈寶兩儀幡,李存孝的安危如何,後者心裡還是有數的。
“師兄,你就不能投影一方水鏡出來,看看存孝現在的情況嗎?”
“你確定?”嚴道通挑了挑眉。
“你那個徒弟身上,看上去可是有很多秘密的樣子。”
“師弟,換做是你,願意讓別人窺探自己最重要的機緣嗎?”
“即使對方是我這個掌門?”
太乙聞言被噎了一下,因為的確是這個道理。
同時,嚴道通話語中對李存孝未來的看重,也讓他心底暗自驚訝。
若要換個角度來理解,方才的一番話,也可以說是嚴道通不願意“得罪”李存孝。
言外之意,即使是掌握兩儀幡的樓觀道掌教,將來自家徒弟也能有資格平起平坐,甚至於是遠遠超越。
和嚴道通相處近百年,就算是當初薛天運以而立之年打破玄關,都未曾得到這樣的評價。
“你放心,若是有變故,我自然會出手。”
“不過以我的感應,你這弟子的氣息已經趨於穩定,按理來說早就已經練就靈相,的確應該出關了才是。”
嚴道通心中同樣有著疑惑,但是既然說了不會窺探晚輩,他就一眼都不會看。
這既是作為長輩的尊嚴,同時太乙不知道的一件事是,如果窺探李存孝,他預感對方大機率也會察覺。
‘真正得到靈寶認主,和我們這般以功法操縱,二者之間還是有差距啊。’
嚴道通臉上露出自己都未曾發覺的豔羨之色,隨之因為忽然響起的敲門聲收斂起來。
太乙真人擺出平淡的神色,隨手一揮,大門洞開。
“師父。”
“師父。”
兩聲問候先後響起,薛天運和李思齊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何事?”
“是河東道的情報。”
嚴道通和太乙聞言,神情立刻嚴肅起來。
天下藩鎮,最強者無疑是佔據河南道的梁王朱全忠和佔據河東道的晉王李翼聖。
前者勾連山南道節度使,包圍了京畿的東方和南方;
而後者則暗中收服了隴右道的岐王,包圍了京畿的西方和北方。
雙方如此作為,儼然把西京包了餃子。若非朱全忠和李翼聖有死仇,怕是此時小皇帝的腦袋都已經掛在城門上了。
而前段時間,朱全忠剿滅黃潮,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名聲大噪。
不知情的百姓還以為又出了一個郭令公一般力挽天傾的人物,梁王的聲望在短短小半月中飛速攀升,幾乎趕上中書令高駢了。
各地的上書,雪片似飛入京師,袞袞諸公打也不是,賞也不是,一個個焦頭爛額。
這時候晉王李翼聖終於有了動作,無論是大是小,都將影響天下的走向,誰又能等閒視之?
薛天運側了側身子,李思齊恭敬地拱手上前:
“是晉王的親子,第三太保李存旭。”
“他暗中發來密信,說是正在趕來樓觀道的路上。”
“具體的事宜並未多說,但是信中點名說,想要和存孝師弟見上一面。”
妙嚴宮中安靜了片刻,嚴道通和太乙對視一眼,若有所思:
“宗門地處華陰,是京師西面的門戶,在此時此刻尤為重要。因此李翼聖就算提出要和咱們結盟,也不會讓我感到驚訝。”
“倒是李存孝.這恐怕不是那位晉王的要求,是這位第三太保自己的私心吧。”
面對掌教,李思齊不敢搭話,不過心中對此倒是很認同。
世人皆知晉王麾下十二太保,個個驍勇善戰,同時除了李存旭,剩下的十一人也全都是李翼聖的義子。
然而在當今這個世道,義子親子,對於本人來說或許有區別,但是對於藩鎮牙兵們來說卻沒什麼區別。
只要你夠強,自然有人爭先恐後,效犬馬之勞。
世人皆知,大太保李思遠忠於晉王,卻並不忠於李存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