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千悟,從雜役弟子開始

第650章 七十九道法則之力

因為有一縷神念融入其中,這法則之力,段融雖然能夠呼叫,但他卻難以窮盡底源,盡窺其妙。

自然也不可能理解,這種沖虛玄妙的力量,為何會變異?

段融也知道這個問題,絕不是他能夠想明白的,恐怕即便是呂蔭麟也難以回答這個問題。

他隨之將這個深奧無盡的問題,拋之腦後,開始著手眼前之事。

既然法則之力,並行而不悖。不會像意境那般,駁雜而相互影響。

那他為何不多掌握一些法則之力呢?

並行不悖,各不影響,多掌握一些似乎也不會有壞處。

如此想著,段融便退出了法則之眼的空間,回到了靈明識海內,他看著眼前懸浮著的五色如意珠,那五色如意珠依舊散發著淡淡的觸法則之芒。

段融目色一凝,再次快速結印……

一個月後,靜謐的符陣密室內,忽然閃出一個黑影。

褚無傷陡然如鬼魅一般,瞭如聲息地出現在了符陣密室的牆邊。

他臉色冷硬地打量著段融。

只見段融則盤膝坐在那蒲團上,臉色枯槁,宛如老僧入定。

老祖呂蔭麟吩咐過褚無傷,每個月都要向他彙報段融的進度狀態,故而褚無傷才進入察看一番。

他的神識掃過段融的丹田,立馬就確定,段融還在第二道關口處,也即以意境本源為引,領悟法則之力。

因為段融的丹田內,依舊是大圓滿狀態的氣旋,並未有轉化為洞冥的跡象顯露。

至於段融第二道關口,進入到何種狀態,有沒有到達觸法則之芒,他就不能得知了。

因為這第二道關口,是在靈明識海內進行的,褚無傷還沒有老祖呂蔭麟的能力,能借元嬰的分神化影,進入別人的識海。

確定段融還處在第二道關口,褚無傷目色一動,身形便陡然消失……

兩個月後,褚無傷再次毫無聲息地出現在那牆邊處。

他用一雙渾濁的眼睛看向段融,段融的呼吸細微悠長,入定甚深,嘴唇乾裂,面容枯槁,顯然一直沉入在第二道關口裡面。

因為他的丹田內的氣旋,依然沒有絲毫轉化為洞冥的跡象。

褚無傷只在那牆邊呆了一息,便兀自消失不見了。

第二道關口,停留兩個月是很正常的。

三個月後,褚無傷再次出現,只一閃便再次消失。

四個月後,褚無傷站在符陣密室的牆邊,目色已經有了變化了。

段融依舊盤膝坐在那蒲團上,跟兩個月前,並無異樣。

段融在第二道關口,已經停留了四個月了,加上前面破盡心魔的一個半月的時間,已經將近半年過去了。

此時,褚無傷已經不太確定,段融能不能在一年內完成凝結洞冥了。

因為第三道關口,對於段融來說,也許並不兇險,但耗時卻一點都不短,借用法則之力,在丹田內凝結洞冥,是一個極為精細複雜的過程,容不得絲毫的閃失,因此是不可能快的。

而且,段融竟然在第二道關口,停留了四個月還未完成領悟法則之力,也讓褚無傷有點意外。

老祖呂蔭麟當年在第二道關口,停留了三個月。

古道陵則停留了三個半月。

而他當年,在第二道關口,也不過停留了四個多月。

但現在已經四個月過去了,段融竟然還在靈明識海內,領悟法則呢。

褚無傷目色略含失望地搖了搖頭,心頭嘆道:“這小子也不過如此嘛。”

褚無傷很清楚,老祖是把段融當元嬰境的苗子培養的,甚至覺得他比古道陵更有希望凝結元嬰。

但現在段融的表現,有點泯然眾人矣了。

褚無傷的身形兀自消失。

段融對於褚無傷的到來,是毫無覺察的,因為他整個心神都在法則之眼的空間裡。

此時,他漂浮在這方空無的空間裡。

四個月前,只有兩顆孤星倒懸,但此時,這方空間裡,竟然數十顆法則之眼,宛如漫天星光一般,璀璨閃爍。

原本一片空無的法則之力的空間,此時宛如星空。

這四個月以來,段融將一顆顆法則之眼點亮。

有些容易,有些則頗有些難度。

主要是集中在切中滲入觸法則之芒那裡,不同的觸法則之芒,其忽閃明滅的規律是不同,甚至段融發覺有些壓根就沒有規律,只能亂撞,搞個數百次,上千次都很正常。

此時,段融在法則之眼的空間裡,已經點亮了79顆光點。

也就是說,他已經掌握了七十九道法則之力。

段融心念一動,便從79顆法則之眼閃爍的空間裡退了出來。

他甫一退出,便按照慣性,準備結印施咒,卻忽然發現懸浮在眼前的那五色如意珠,竟然不再散發淡淡的光芒。

“觸法則之芒消失了!?”

段融正準備結印的手,僵在了那裡,目色微微閃動。

“一共是七十九道法則之力。”

觸法則之芒的消失,意味著這個數量,就是他領悟法則之力的極限了。

段融在氣旋境時,領悟了上百種駁雜的意境。他可以肯定,是超過了一百種的。

但產生觸法則之芒的意境,一共是七十九種。

看來,並不是每一種意境都達到了圓滿狀態,能和相應的法則之力產生感應,生出觸法則之芒。

不過,七十九種法則之力,對段融來說,已經是很可怕的一個數字了,要知道,九州大地,所有的洞冥境修士,都只掌握了一種法則之力罷了。

不同的只是這法則之力的深入逼近道體的程度而已,絕不會有多種的法則之力。

因為法則之力並行而不悖,故而是沒有交匯。

萬物之變,雖有交匯。但這背後執行的法則之力,卻並無交匯。

因為沒有交匯,洞冥境的修士,領悟了一種法則之力後,就很難再領悟另一種。因為法則之力,並行不悖,他們便無法再進入另一種法則。若是有交匯的話,他們還可以借法則之力的交匯之處滲入另一種。

可惜,法則之力沒有交匯處,他們也就沒有了下手處。

故而洞冥境進階元嬰,只能從一種法則之力,不斷深入,逐步逼近道體,絕不旁支,毫無取巧,其難度就可想而知。

可謂一步一重天,越往上走,越高處不勝寒啊。

元嬰者,在此界,不過十數之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