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做出來,規規矩矩貼了招木工、窯工的招聘啟事。
除此之外,還有一張防火的警示圖,考慮到許多人不識字,上面只有小部分文字,大部分為圖畫。
畫得略誇張,藝術水平不高,但情緒表現強烈,讓人一看就能知道大致意思。
何大出去溜街的時候,把景慶兩坊這邊公告欄的事告訴更多城民。
公告欄這裡也另留了人,這人在坊裡認字不多但記性尚可,只要有外人來問,他就背一遍。
招聘啟事寫得簡單,多說幾遍就記得牢,說得多了都不用過腦子。
趙少主讓人留意著景星坊動靜,公告欄此物畢竟是他親口同意的,也得知道被如何使用,以確定不會有別的負面影響。
盯景星坊的下屬也是個人才,直接用紙臨摹一遍,公告欄上怎麼貼的、什麼內容,全部在紙上還原出來。
看著下屬的彙報,趙少主對招聘啟事不在意,但那個防火圖文有點意思。
或許別的坊也可以貼一貼這樣的圖畫。
如今疫病多發,對熱飲熱食有強烈需求,城中各坊頻繁出現燃火燒屋的險情。
不是沒人提醒,但那些人就是聽不進去話,有些直接是沒聽到。
聽不到那就去看!趙少主手指在那圖畫上打個圈,示意旁邊的文士:這個挺好的,記下。
夜幕時分,景星坊。
何大從外面完成任務回來。
白天他帶人出去跑宣傳,有意向的人聽到訊息,來這裡看到公告欄,確認資訊屬實,還真的陸續找來。
周山負責面試。若是透過,會先試用幾日,再決定留不留。
晚上在坊門關閉之前,何大回到家。
還得加練識字。
絞盡腦汁死記硬背,只為多識幾個字。
捨不得點蠟燭,但並不妨礙兄弟倆說話。
何大磕磕巴巴背完一篇文章,手指還比劃著寫字,忘記了就讓小弟口頭提醒。
終於完成夜間作業,何大正要入睡。
何小弟說:“我覺得咱們景星坊也挺好的,坊長多數時間也住這邊。”
知道自家親哥以前惦記慶雲坊,何小弟時不時勸幾句。
何大又來了精神:“嗨,早就不惦記那邊。咱們景星坊以後肯定能在這歆州城裡揚名!說不定以後我白天也能在坊裡做事。”
如今世道有異,歆州城又是街坊制,外面其實挺冷清的,他去打聽訊息都是去各個坊裡轉悠。
貴人多的地方管得嚴,也不敢去,能去的都是人員組成比較雜亂的。
一開始他還有新鮮感,但亂世就是亂世,平民們沒那麼多新鮮熱鬧可瞧,倒是各有各的悽苦,看多了既慶幸又難受。
他這種自私自利的人都覺得壓抑。
每次回來景星坊才是他最輕鬆的時候。
怎麼說呢,景星坊的人,甭管身世條件如何,精神氣兒就是不一樣,就算住窩棚的人,眼裡也有光。
何大說:“若是咱們景星坊熱鬧起來,哥在咱們坊內就能打聽到訊息。”
他知道溫故要在這裡建不少房屋,以後肯定會熱鬧起來的。腦中能幻想的情形有限,只能把以前在他們縣城見過的最熱鬧的場景換到這裡。
已經足夠美滋滋了。
“看哥是不是很有眼光,當時第一眼我就知道咱們坊長不是尋常人!”
如今他們分到的這間屋子不大,但夠住,小弟都能進坊裡“衙門”工作了。
自己也混得不錯,雖依然是個跑腿的,也得看給誰跑腿!
次日,何大還是同往常一樣,帶著朋友出去跑宣傳。
然後得知了坊間關於蜂窩煤爐和溫故的傳聞。
相比起報紙,蜂窩煤爐的進展更快,東西還沒出來,訊息已經傳開了,同時傳開的還有溫故的名字。
這些都是趙家有意引導。
何大不清楚內情,聽到訊息便立刻回來問溫故。
溫故告訴他實情:“確實做出了這東西,只是現在沒有實物,所以並未宣揚。”
確認訊息屬實,又有趙家特意推動,溫故叮囑幾句之後,何大在外溜街的時候就更放得開了。
他沒見過實物,但並不妨礙他吹得彷彿見過一樣:你何哥,訊息靈通!有人談起煤爐的話題,何大就聊開了:“我們景星坊的坊長,就是趙家表少爺,很得看重。現在傳得很瘋的蜂窩煤爐子,我們溫坊長弄出來的!“文人的遊學知道不,這可是關乎一生的大事,我們坊長就是在遊學的時候發現了蜂窩煤爐……
“那蜂窩煤,裡面可不止有煤,還有別的,燒過之後能鋪路呢!冬天特防滑!“還分品級,別看都長成蜂窩樣,但有的煤工序不同,裡面額外新增了貴物,氣味小,燃火更快。不過那些只有富貴人家才消耗得起。
“咱們用普通的就行,只求耐燒,別的哪管那麼多呢。”
何大在外叭叭一陣輸出,其他人聽得一愣又一愣。
這幫人,甭管自家用不用得起煤,並不妨礙他們吹牛。
何大可太清楚此類人的性情了,待會兒散了,這幫人去別的地方,肯定會把他說的這些話跟別人繼續吹,嘚瑟得跟自家正用著煤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