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著種種困難,變化仍在悄然發生。
隨著政府明令稅收、軍餉、公共工程付款全面接受紙幣,商戶拒收將被課以重罰,人們不得不開始使用紙幣。
貨幣兌換所也給予人們越來越強的信心,每日開放黃金兌換,雖有限額,但從未爽約。
有人真的用一迭紙幣換回了閃亮的金幣,這個訊息迅速傳開。
“那紙……真能換金!”
“我表兄在富蘭港換了五枚,一分不少!”
信任開始積累,商人發現攜帶紙幣遠比背銀幣安全便捷,士兵領到軍餉後,家屬可直接在鎮上購糧,不再需輾轉兌換,就連偏遠村落,也開始有小販接受紙幣買鹽。
與此同時,金礦收益債券的發行吸引了富裕階層,當從新大陸運回的第一批金錠被穿街過巷公然展示時,民間信心大增。有人開始稱紙幣為“金券”,說它“雖然輕如羽毛,卻比山脈還重”。
儘管仍有老一輩固執地使用金銀貨幣,但年輕一代已然開始接受。市集上的紙幣流通量逐日上升,找零時,人們已能熟練地從錢袋中抽出一張張印有西北徽記的紙券。
一場靜默的貨幣革命正在懷疑與觀望中悄然紮根。
隨著金礦收益債券順利發行、紙幣信用逐步建立,湖心鎮的財政壓力驟然緩解。
政務院迅速將資金注入軍需系統,一場全面的整軍備戰拉開序幕。
常備軍的規模擴大三成,新兵在城外訓練營日夜操練;火炮工廠晝夜不息,新型火炮陸續下線;軍糧與被服儲備翻倍,富蘭港的碼頭整日裝卸物資,一派戰前氣象。
而在湖心鎮附近森林中的隱秘地帶中,代號五十一區的武器研發基地,正悄然醞釀一場技術革命。
受情報部委託,維斯學院的化學系在研製新型爆炸物時,嘗試過極不穩定的雷酸汞路線,這種灰色結晶對摩擦與撞擊極度敏感,極小的衝擊即可引發劇烈爆炸。
但經過一系列實驗後,認為其過於危險,難以實用。
但保羅得知後,立即下令將樣本與研究資料全部移交五十一區。
“這不是廢料,”他在技術會議上說道,“這是點火的未來。”
他提出一個構想:將微量雷汞封裝於金屬小帽中,置於槍彈底部。擊發時槍機上的撞針猛烈敲擊火帽,雷汞瞬間爆燃,產生高溫火焰,引燃主裝藥,從而取代傳統的火繩和燧石。
與之前的紙殼定裝彈相比,這項技術將催生真正的定裝式底火子彈,徹底改變槍械的擊發方式。
五十一區的技術團隊起初充滿疑慮——雷汞極難穩定控制,稍有不慎便會在生產或運輸中自爆。但保羅親自參與設計防護流程:在真空環境中封裝火帽,使用惰性材料隔離,彈殼一體化壓鑄,確保安全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