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隴西李氏,打造超級家族

第258章 李晏襲下邳,泗水鏖戰驚徐州,冀 兗 揚三州兵發援徐州

另外一邊!

廣陵城內,郡守府大廳。

董承一身狼狽,頭髮散亂,臉上滿是憤怒與不甘,他猛地一拍案几,怒聲道:“袁術匹夫!竟敢借孝之名行篡奪之實!此仇不共戴天!”

幕僚陳登面色也是不好,他之前已經勸過董承要小心,偏偏董承還是被算計了,上前一步,拱手道:“州牧息怒。如今我徐州軍元氣大傷,廣陵城危在旦夕,當務之急是想辦法退敵。”

廣陵太守,亦是陳登之父陳珪亦道:“登兒所言極是。袁術勢大,僅憑我軍難以抵擋。依老夫之見,當一面加固城防,死守廣陵。一面派使者星夜向青州牧孔伷、揚州牧劉繇以及冀州牧丁原求援。”

“孔伷乃當世名士,素有正義感,定然不會坐視袁術如此。劉繇是漢室宗親,更不會容忍袁術這等亂臣賊子胡作非為。冀州牧丁原曾是武睿侯李昭麾下,武睿侯一向忠君愛國,丁原也定然會看在武睿侯的面子上,出兵相助。”

董承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咬牙道:“好!那便依二位所言!即刻派人求援!”

董承望著窗外,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袁術賊子,你給我等著!我董承定要讓你血債血償!”

徐州廣陵城的求援信使,快馬加鞭,分赴青州、冀州、揚州三地。

董承的求援書言辭懇切,字裡行間皆是對袁術“借孝之名,行篡奪之實”的控訴,更言明徐州若失,天下將再無制衡袁術之人,漢室綱常恐遭踐踏。

三封求援信,如三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各州激起層層漣漪。

青州,臨淄,州牧府。

孔伷身著素色朝服,正於書房批閱文書。孔伷面容清癯,頷下三縷長髯,頗有當世名士之風。聽聞董承使者求見,且事關徐州危局,孔伷當即放下筆,整了整衣冠,前往正廳接見。

使者見了孔伷,倒身便拜,泣聲道:“求孔州牧救我徐州!董州牧遭袁術賊子算計,下邳失守,泗水慘敗,如今困守廣陵,危在旦夕!袁術名為報仇,實為吞併徐州,其心昭然若揭,還望州牧以漢室為重,出兵相助!”

孔伷扶起使者,眉頭緊鎖,沉聲道:“袁術此舉,確為不齒。董公乃太皇太后親族,鎮守徐州,實為漢室屏障。袁術借私怨興兵,覬覦州郡,已是形同叛逆。”

當即,孔伷傳下命令,召集青州文武議事。

不多時,州別駕、治中、都尉等一眾官員齊聚正廳。

孔伷將徐州之事簡略一說,目光掃過眾人,朗聲道:“諸位,袁術狼子野心,借孝之名行不義之實,如今兵臨徐州,董公危在旦夕。我等皆是漢臣,食漢祿,當為漢守土。徐州若失,袁術勢力大增,必成天下大患。今日召集諸位,便是商議出兵援徐之事。”

話音剛落,青州都尉管承便出列抱拳道:“州牧所言極是!袁術匹夫,先前在洛陽便心懷叵測,如今更是明目張膽攻伐同僚,實乃國賊!某願率軍前往,助董州牧共退袁術!”

管承乃青州本地豪強出身,勇力過人,追隨孔伷,頗有戰功。

別駕從事亦上前道:“都尉所言有理。青州與徐州唇齒相依,袁術若得徐州,難保不會覬覦我青州。出兵相助,既是救董公,亦是保青州,更是護漢室,當從速定計!”

其餘文武亦紛紛附和,皆言當出兵援徐。

孔伷見狀,心中甚慰,朗聲道:“好!諸位有此忠義之心,實乃青州之幸,漢室之幸!管承聽令!”

“末將在!”管承上前一步,肅然應道。

“命你率一萬五千青州兵馬,即刻整裝,星夜南下,馳援徐州!”

孔伷沉聲道:“切記,此去當以‘匡扶漢室,共討逆賊’為號,與董州牧協力,務必將袁術趕回兗州!”

“末將領命!”管承抱拳領命,轉身便去點兵。

孔伷望著管承離去的背影,又對使者道:“你且回報董公,青州兵馬不日便至,讓他務必堅守廣陵,待我軍到後,共商破敵之策!”

使者連連叩謝,匆匆離去,回報董承。

………

冀州,鄴城,州牧府。

丁原聽聞是徐州來的求援使者,丁原眉頭微挑,心中已有計較。

幾日前,他收到了李昭從幷州發來的密信。

信中言明,袁術如果得傳國玉璽,野心膨脹,必成心腹大患,今其攻徐州,正是諸侯聯手製衡之機,令丁原相機行事,務必不讓袁術輕易得逞。

丁原雖出身行伍,卻也明白制衡之道。

袁術若真吞併徐州,勢力大增,對剛剛穩定的北方局勢絕非好事。

當然,李昭的命令,丁原便不敢抗拒,如今的冀州,雖然他是州牧,但是上下官員、豪強哪一個不是與李昭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正廳內,丁原接過董承的求援書,看完後,面色凝重地對使者道:“袁術此舉,實乃逆天而行。董公受太皇太后所託,鎮守徐州,某身為冀州牧,豈能坐視不理?”

隨即,丁原召集冀州文武,將徐州之事告知眾人。

“諸位,袁術借孝之名,行吞併之實,如今徐州危在旦夕。董公乃漢室忠良,我等當出兵相助,共討此賊。”丁原沉聲道。

帳下一人出列,身長八尺,面如紫玉,正是冀州名將張郃。

張郃抱拳道:“州牧所言極是。袁術狼子野心,早有不臣之心,今攻徐州,正是其擴張之始。若任其得逞,天下諸侯必人人自危。某願率軍前往,馳援徐州!”

張郃武藝高強,更善用兵,是冀州大將。

丁原見張郃願往,心中甚喜,朗聲道:“好!張將軍有此勇略,某心甚慰!命你率一萬冀州兵馬,即刻出發,馳援徐州!”

“末將領命!”張郃抱拳應道。

丁原又叮囑道:“張將軍此去,當與青州、揚州兵馬協同作戰,首要任務是解廣陵之圍,穩住徐州局勢,待時機成熟,再圖擊退袁術。”

“末將明白!”張郃領命,轉身離去,準備出兵。

使者見冀州出兵,喜出望外,連忙叩謝丁原,快馬返回廣陵報信。

……

揚州,壽春,州牧府。

劉繇身著錦袍,正與幕僚商議揚州民生之事。

作為漢室宗親,劉繇對袁術這種借袁氏之名行不義之事的行為早已不滿。

董承的求援使者抵達壽春時,劉繇正在檢視揚州水利圖。

聽聞袁術大舉進攻徐州,董承危在旦夕,劉繇猛地一拍桌案,怒聲道:“袁術匹夫,竟敢如此猖獗!”

劉繇當即召集揚州文武,議事大廳內,氣氛凝重。

“諸位,袁術攻伐徐州,名為報仇,實為擴張。徐州與我揚州接壤,若徐州落入袁術之手,其勢力必然南擴,我揚州危矣!”

劉繇沉聲道:“董公乃太皇太后親族,為漢室鎮守徐州,我等身為漢臣,豈能坐視不管?”

揚州都尉樊能出列抱拳道:“州牧所言極是!袁術野心勃勃,若得徐州,必對我揚州不利。某願率軍北上,馳援徐州,與董州牧共退袁術!”

樊能乃揚州宿將,熟悉江淮地形,勇猛善戰。

其餘幕僚亦紛紛附和,皆言當出兵援徐,一來可保揚州安全,二來可彰顯漢室宗親的忠義之心。

劉繇點了點頭,朗聲道:“好!樊能聽令!”

“末將在!”樊能上前一步,肅然應道。

“命你率一萬五千揚州兵馬,即刻北上,馳援徐州!”

劉繇沉聲道:“你可從淮水順流而下,與董州牧會合。切記,此去當以漢室宗親之名,號召天下義士,共討袁術逆賊!”

“末將領命!”樊能抱拳領命,轉身離去,準備出兵。

劉繇望著樊能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他身為漢室宗親,絕不能讓袁術這種亂臣賊子得逞,否則,漢室顏面何存?

使者見揚州出兵,感激涕零,連忙叩謝劉繇,快馬返回廣陵報信。

三路使者,帶著青州、冀州、揚州出兵的訊息,快馬加鞭返回廣陵。

一時間,青州管承、冀州張郃、揚州樊能,三路兵馬,共計四萬大軍,分別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向著徐州疾馳而來。

徐州大地,風雲再起。

一場圍繞徐州的大戰,拉開帷幕,吸引了長安朝廷,北方李昭以及天下各方勢力目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