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抽中了神通大將李嗣業!”
看著虛擬螢幕上的身穿明光鎧,滿臉絡腮鬍的粗獷將領,李昭又驚又喜,頓時感覺自己又多了一條臂膀。
還是條比較粗的臂膀!
李嗣業作為李姓猛將,雖然沒有李靖、李世民這麼知名。
但是,李嗣業本身也是很能打的李姓猛將。
盛唐第一悍將,安史叛軍最大的“夢魘”。
李嗣業,世稱“神通大將”,身高超過2米,臂力過人,善用陌刀,每逢出戰,必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歷史上有“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的說法,又被稱陌刀大將。
而李嗣業本人不僅武藝強大,其不可忽視的戰績,才是李嗣業在將星璀璨的大唐閃耀的原因。
西征小勃律:天寶七年(748年),李嗣業隨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西征小勃律,他率領陌刀隊進行長途奔襲,成功攻破勃律城,俘獲國王並擊潰十萬吐蕃援軍。此役震動西域,展現了他的勇猛和軍事才能。
怛邏斯之戰斷後: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與大食國(阿拉伯帝國)軍隊大戰於怛邏斯城,唐軍雖初戰告捷,但因胡人士兵叛變導致側翼暴露。李嗣業挺身而出,指揮陌刀隊斷後,奮勇殺敵,使高仙芝得以安全撤軍,避免了重大損失。
平定“安史之亂”:香積寺之戰:公元757年,李嗣業跟隨廣平王李豫收復長安,在香積寺與叛軍激戰。他脫掉甲冑,手持陌刀衝進敵群,連斬叛軍十多名將領,以一己之力穩住了唐軍陣型,並率領唐軍開始反攻,最終大敗叛軍。此戰是安史之亂的轉折之戰,李嗣業的戰功最大。
收復兩京:李嗣業在“安史之亂”中,率領安西、北庭兩都護府精兵入關平亂,先後收復長安和洛陽,為平定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
其他戰功:李嗣業在唐朝的邊疆戰爭中,還多次參與征討事國、大食國、突騎施等國,戰無不勝,威震西域。
這是一個集勇猛、統帥在身的大將。
哪怕是李昭如今武力點滿,統帥值也不低了,看到這個悍將英魂,都是很振奮。
“李嗣業這個英魂,也要給家族子弟使用。就給堂弟李猛吧,那傢伙身高近兩米,而且李猛才十七歲,恰當、合適!”
李昭很快便想好了李嗣業英魂去向,那就是交給他庶出三叔的兒子李猛使用。
李猛是與他差不多年齡的堂弟,自幼在一起玩,一起成長,個子很高。
其實,李家的子弟其實也並不少,不過李家嫡系現在也就他一人。
因為他父親只有他一個兒子。
在宗法制度解釋中,嫡系通常指的是家族的正支,即嫡長子一脈相傳的派系。
如果他李昭是嫡孫,意味著他是父親(嫡長子)的直系後代。而三叔作為旁支兄弟,他的兒子在宗法意義上並不屬於嫡系,而是屬於旁系。因此,按照傳統的宗法制度,他三叔的兒子不是家族的嫡系。
……
接下來,一連數天都很平靜。
曹操或是把這件事記在了心上,倒是並沒有直接找上門來,等著以後和他算賬。
若是曹操真想以後與他共事了,或是遇到事情了,再找他算賬,李昭倒是不怕曹操。
畢竟,他李昭的成長速度,絕對不是曹操能比的,哪怕曹操身後有家族的支援。
曹操沒有來找他,李昭除了等待出征,便是每天與卞夫人恩愛。
李昭沒有進行任何的防護措施。
說實在的,李昭還巴不得卞夫人懷上呢。
就這樣又過了五日。
李昭出征的訊息沒有等到,但走了二十多天的忠叔回來了。
……
李府,府門前。
佝僂著背的老僕李忠,看著面前豪華的豪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