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大手一揮,也帶著三百四十多名虎賁郎牽著馬蹄裹布的馬匹,向著鮮卑大營緩緩靠近。就在李昭率領三百多名虎賁郎靠近了鮮卑大營不足兩裡位置時,鮮卑大營東南側數十簇火星出現。
然後火星變大,迅速的變成數十股熊熊大火。
李昭當即翻身上馬,手中已然持著了雙武器,正是李昭讓宮廷大師用珍藏的天外隕鐵打造的禹王槊與畢燕撾。
禹王槊是一種長柄武器,用於戰馬衝鋒時攻擊,畢燕撾則是一種特殊造型的武器,頭部類似鷹爪,可抓可擊。
在漢末三國時代武將使用雙武器作戰並不常見。
但是,在五胡亂華時期,卻有一人身長八尺,武藝高強,勇冠三軍,也擅長雙武器作戰。
不是別人,正是冉閔。
冉閔在作戰時,經常就左手拿雙刃矛,右手持鉤戟,胯下也是寶駒,叫做朱龍,可在敵騎叢中左右擊刺,端是迅猛無比。
此時,李昭身披鎧甲,騎在一匹高大的大宛良駒上,手持禹王槊、畢燕撾,挺拔的身體內散發出一股澎湃強大的力量與氣勢,也是氣宇軒昂、威風凜凜。
身後三百多名虎賁郎紛紛上馬。
“殺!”
李昭手中禹王槊猛地向前一衝,一道無言的殺,胯下良駒瞬間衝出。
三百多名虎賁郎紛紛手持武器策馬跟上。
轟隆隆~三百多匹戰馬奔騰,瞬間就讓柵欄上十數座瞭望塔內睡著的鮮卑士卒有些迷迷糊糊醒了過來,揉了揉眼睛,伸著頭欲看是不是哪裡馬匹跑出來了不成?
稱霸草原數十年,在鮮卑人眼中,還沒有誰敢在他們鮮卑人頭上動土,自然沒有什麼警惕之心。
嗖嗖嗖~四座瞭望塔內的幾個鮮卑士卒伸著頭還沒等看清楚什麼情況,便被極速而來的根根箭矢破空射殺當場,發出了慘叫聲。
其餘瞭望塔的鮮卑士卒瞬間清醒了。
但當看到了下方的場景,負責警戒的鮮卑士卒目呲欲裂,只見數百名身穿甲冑的漢軍騎兵出現,猶如滾滾洪流般襲殺而來。
而在部落外圍東南方向已經燃起了沖天而起的熊熊烈火了。
漢軍襲營了?漢軍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瞭望塔上的鮮卑腦海中下意識冒出這個念頭,漢軍還是很好辨認的,尤其身披鎧甲的虎賁軍,絕對是漢軍,其他種族絕對沒有這個條件。
下一刻,瞭望塔上的鮮卑士卒反應過來後,對漢軍出現並且襲營又驚又怒卻又慌張,紛紛拿出塔內的號角。
一個個鮮卑士卒扯著腮幫子,鼓著氣奮力吹響號角。
他們要提醒全都陷入沉睡的部落族人,敵人入侵了!
嗚嗚嗚~嗚嗚嗚~蒼涼、悲壯、雄渾、悠長的號角聲響徹。
李昭與三百多名虎賁軍郎胯下戰馬暢快的飛躍過半人高的柵欄,便進入了中部鮮卑大營部落,聽著頭頂上響徹的異族預警的號角聲,李昭眼眸閃過一抹冷光。
“直殺核心區域!”
李昭一聲大喝,一騎當先,迅速前進。
(兄弟們求持續追讀,求不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