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在女兒國的宮殿中,女王小秋親自招待李奕。
小秋微微一笑:“看,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砂窩文昌雞。”
只見侍從小心翼翼地端上一口砂鍋,鍋蓋一揭,熱氣攜帶著濃郁的香味,瞬間瀰漫整個餐桌。
文昌雞金黃色的外皮,泛著誘人的光澤,肉質酥軟而不失嚼勁,湯汁金黃透亮,上面漂浮著幾粒翠綠的蔥花,誘人至極。
小秋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雞肉,蘸上特製的姜蒜醬,輕輕送入口中,閉眼細品,隨即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文昌雞,肉質鮮嫩,湯汁醇厚,真的很不錯。”
李奕見狀,也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雞肉,細細品味起來。
此刻彷彿能感受到,文昌雞在砂鍋中慢燉時的溫柔變化,肉質由硬變軟,香味由淡轉濃,每一絲纖維都吸飽了湯汁的精華,入口即化,餘香繞樑。
他不禁點頭稱讚:“真的很好吃。”
第二道菜,是南昌特色藜蒿炒臘肉。
藜蒿翠綠欲滴,臘肉切片均勻,色澤紅亮,兩者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幅生動的田園畫卷。
小秋拿起筷子,夾起一撮藜蒿與臘肉,輕輕咀嚼,微微一笑。
“這藜蒿炒臘肉,是將藜蒿的清香,與臘肉的鹹香完美融合,也很好吃。”
藜蒿,是鄱陽湖區特有的一種水草,味甘、性平、微毒,可以清熱、利溼、殺蟲。
李奕嚐了一口,立刻被這道菜的獨特風味所征服。
藜蒿的脆嫩,與臘肉的綿軟,在口中交織,既有清新之感,又不失醇厚之味,讓人回味無窮。
他由衷讚歎:“真沒想到,這樣一道看似簡單的家常菜,竟能激發出如此豐富的味覺層次,讓人難以忘懷。”
第三道菜,是銀川特色雪花羊肉。
這道菜是以熟白羊肉片去皮拍松,切成骨牌塊,又加料漬勻。
再用鮮牛奶、雞蛋清,加入雞肉、鱖魚肉的細茸,放進小籠屜蒸透後,撒上百合粉。
然後,將抽打起泡的雞蛋清,分別舀在蒸透的羊肉塊上,才是形似雪花的冰瑩玉潔。
坐勺上火,再層層加料、勾芡,最後淋入雞油或鴨油,造型爽亮,入口鬆軟鮮嫩,如雪花之即融。
用工之考究,有賈府茄子的味道。
隨著小秋的指引,李奕仔細觀察,只見羊肉塊上覆蓋的蛋清泡沫,輕盈如雪,與下方的羊肉相映成趣,宛如藝術品般,令人賞心悅目。
小秋輕輕夾起一塊,遞至李奕面前,笑道:“嘗一口,感受它的獨特魅力吧。”
“好。”李奕微笑著接過,送入口中。
瞬間,羊肉的鮮香,與牛奶、雞蛋清的細膩,在舌尖綻放,那口感既輕盈,又不失醇厚,彷彿冬日裡的一縷溫暖陽光,溫柔地拂過心田,留下無盡的回味。
第四道菜,是柳州特色螺絲雞。
螺螄的鮮甜與雞肉的醇厚,透過慢燉充分融合,而酸筍的酸辣,賦予獨特“臭香”風味。
柳州六塘鎮的傳統做法,強呼叫柴火灶慢燉,保留原汁原味;部分家庭版,則簡化步驟,縮短烹飪時間。
衍生出螺螄虎皮雞爪等變種,用油炸雞爪來增加酥脆口感,搭配螺螄高湯,更富層次。
小秋介紹:“這道螺絲雞,看似選材平凡,卻透過獨特的烹飪技藝,成就了非凡的味道。”
她親自為李奕盛上一碗,雞肉金黃誘人,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李奕嚐了一口,雞肉酥爛,卻不失嚼勁,香料的味道,恰到好處地滲透其中,既提味,又不掩蓋雞肉本身的鮮美。
第五道菜,是天水雜燴。
天水被譽為“隴上小江南”,風景優美,物產富裕,人傑地靈。
這裡既有天水呱呱、水漿水、天水豬油盒、秦安麻腐饃、秦安肚絲湯等小吃,還有美味的天水雜燴。
把雞蛋清和蛋黃攪勻,攤成薄餅。取鮮五花肉剁碎,放入鹽、粉面、花椒後拌勻,加在兩層薄蛋餅中間壓平,上籠蒸熟,切成條形,做成夾板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