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晨。
張凡從睡夢中醒來,緩緩睜開雙眼,隔壁樓下爭吵的聲音幽幽傳入耳中,伴隨著急促的呼吸聲。
“多大的管,出多大的水,你管太小,就不能怪人家沒水。”
一陣哀怨的女人聲響起,伴隨著一陣沉默的呼吸聲。
吞食凶神之後,張凡的元神比起從前更加強大,六感也越發敏銳,就連人家夫妻間關起門來的私房話都聽得清清楚楚。
“元神果然奇妙。”
張凡感受著自身的變化,元神強大之後,他感覺肉身都顯出諸多玄妙,真陽也越發渾厚濃烈,甚至於腦海中多出來許多知識,經驗,還有道法。
“分神大法確實精妙。”
如今,張凡腦海中多出來些許記憶片段,也知道自己的元神之所以如此特別,乃是修煉了【分神大法】的緣故。
能夠讓竟然能夠讓人之元神生出如此變化,以一化三,渡劫避災,堪稱“偷天盜機”之神妙。
只可惜,分神大法,以一為三,最關鍵的乃是那頭【惡神】。
張凡元神大半的力量以及關鍵性的記憶全都藏在【惡神】之中。
“有些事我還是弄不明白。”張凡嘆息。
他雖然取回凶神,可增長的不過是知識,經驗以及力量而已,想要知曉一切,要麼尋回【惡神】,要麼等張靈宗回來,問清楚一切。
如今【惡神】下落不明,那也只有……
“老媽的忌日快到了,老爸應該會回來吧。”張凡心中嘟囔著。
眼下,張凡能做的也只有掃清心中雜念,努力修行。
取回凶神之後,他的腦子裡倒是多了諸多道法妙術,可以嘗試一番。
除此之外,張凡總覺得,不久的將來,前方便有一場兇險在等著他。
或許,那才是他此生最大的劫數。
如今,他所需要的便是力量,便是時間。
“修行便是千歲功,時不我待啊。”
張凡縱身一躍,起床出門,走出小區的時候,他還特意看了看保安室,今天似乎不是劉叔值班。
到了桃源廣場,剛剛走進電梯,張凡便收到了一條超信,開啟一看,卻是三七叔發來的資訊,只有一張照片……
那是在高鐵站,熊三七揹著行囊,比了一個劍訣,粗獷的臉上帶著微笑。
“三七叔,那走了?”張凡愣了一下,趕忙問道。
“已在車上,勿念。”
嘟的一聲,熊三七的回覆便來了。
“走太急了,我都沒去送送……”
張凡有些自責,此次如果不是熊三七為他壓陣,他未必能夠取回凶神,從熊家全身而退。
“玉京市這地方龍蛇混雜,你叔我對頭太多,留下來不是好事。”熊三七的回覆又來了。
“你照顧好自己,切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玉京市……水很深。”
最後一句話顯然是在提醒張凡,如今雖然取回凶神,可他的力量依舊淺薄,神通大成以前切記招搖過市。
事實上,張凡的身份比熊三七更加敏感。
“我記住了,叔。”
張凡回覆之後,便到了夜不亮,剛進門,他看著江葫空空蕩蕩的座位,猛地駐足,一拍腦門,彷彿想起了什麼。
“握草!”
“怎麼了?凡凡?”
就在此時,溫禾踩著高更鞋,走了過來,臉上掛著關心的笑容。
“江……江葫來了嗎?”
“沒有啊,他昨天不是跟你一起去送貨的嘛?”溫禾柔聲道。
“怎麼了?”
“那什麼……我打個電話。”
張凡尷尬地笑了笑,旋即走到工位,趕忙撥打了江葫的手機。
“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人接聽……”
一陣忙音過後,張凡徹底傻了眼。
緊接著,他又撥通了熊霸的手機,說清了事情原委。
“昨天,有人跟凡哥你一起來的?”
“我讓人去查檢視。”
“找到了,人關在地窖裡了,一開始以為是咱兩同夥,被族裡的長輩給鎮壓了。”
“昨天事太多……把他忘了。”
“凡哥,你朋友也是,被堵著嘴就不說話了。”
……
搞清楚之後,熊家那邊自然放人。
“凡凡,江葫怎麼了?”
“沒……沒事,我幫他請半天假。”張凡尷尬道。
他就說昨天有什麼事情給忘了。
糊弄完溫禾,張凡稍稍鬆了口氣,開啟電腦,下意識看了看白不染的辦公室,見大門緊閉,方才點開小黃書,找到了【千年老妖】的主頁。
頭像依舊是灰色。
聊天依舊是拉黑。
“老賊,又更新了……更新倒是挺勤快的,卷誰呢?”
張凡冷笑,順手開啟了【千年老妖】主頁最新發布的帖子。
《性命雙修,人間至味是元神!》
“嗯!?”
張凡看著這樣的標題,不由眉頭一挑,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
道門傳法千萬年,宗派林立,各有所長。
宋元時期,皇朝為了方便管理,將天下道門各派強行歸於兩脈,一為【全真】,一為【正一】。
正因如此,直到今天,全真和正一都是道門之中名氣最大,勢力最強者。
正一,始於龍虎張家,在此不便多說。
全真,全其先天性命之本真,“性”是指心性,元神,而“命”是指人的生命本體或元氣。
說白了,就是元神和肉身。
全真分為南宗和北宗,兩派皆主張“性命雙修”,區別是修煉次序不同。
南宗主張“先命後性”,而北宗主張“先性後命”。
王重陽,就是武俠小說中的那位【中神通】,歷史上便是南宗的代表人物。
他主張修煉重在修性以統命功,曾言“本來真性號金丹,四假為爐煉作團”,也就是說唯有元神為真性,肉身四大乃是假託。
“元神若成,必全命功。”張凡若有所思。
元神先天而生,蘊藏著天地的密碼,近乎於道。
若是能夠窺伺其中奧秘,無論是肉身,還是神通,皆是信手捏來,一步成就。
傳說,明朝大儒王陽明,龍場悟道,得見真性本來,一步成聖。
儒家的最高境界,便是【至誠之道】。
所謂“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一旦達到這等境界,能觀過去,察未來,洞悉天地之變化,觀察陰陽之妙理。
什麼是至誠之道?並非誠實守信。
所謂“至誠”乃是真實不虛,儒家說【至誠無息,至誠無神】,便是洞悉了本性真實,一呼一吸之間都無需思考,自然而然,類似道家的道法自然。一旦達到這等境界,元神啟動,無需思考,一切的行為都符合於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