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沒有對聖人之道有足夠的尊崇,反而崇尚那些奇淫巧技,甚至還要將那些納入到科舉之中,此乃是買櫝還珠,捨近求遠,令親者痛仇者快啊···········”
此話一出葉明盛先是神情一怔,他本來以為林永康能夠跟自己說點新鮮的,沒曾想這個老大夫還是老調重彈。
葉明盛看著痛心疾首的林永康的說道:
“除了這一點外,你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沒了!不尊崇聖人之道,反而青睞於那些奇淫巧技,依我看這就是陛下最大的問題,現在陛下身邊的近臣一個個皆是趨炎附勢之輩,不敢跟陛下說真相,但是史筆如刀,將來陛下百年之後,後人又將會作何感想!”
“老頭子我雖是一介布衣,但仍不想看到陛下如此一錯再錯下去了!”
葉明盛看著義正言辭的林永康笑了笑問道:
“林大夫,你可還有什麼未完成的心願嗎?”
雖然不知道葉明盛為什麼突然話音一轉問自己這個了,但林永康搖了搖頭說道:
“老頭子我現在生活的不錯,除了想要向陛下諫言外,就是想要陪我孫女長大,看她嫁人有個依靠,這樣我就能閉上眼睛了!”
葉明盛聞言微微頷首道:
“既然如此林大夫你如願了!”
林永康聞言有些意外的說道:
“葉大人你什麼意思?”
“你不是想要向陛下諫言嗎?你現在如願了!”
聽到葉明盛這麼說,林永康先是一愣,然後反應過來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葉大人,你是說···········”
“沒錯!我不是葉奎,我是葉明盛!”
聽到葉明盛自報家門,林永康也是激動的站了起來,他看著葉明盛身體不住微微的顫抖。
而看著林永康這個樣子,葉明盛也是笑著說道:
“林大夫,我能夠理解你的想法,不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嗎?”
“我說太多你也聽不懂,你也一把年紀了,我也很很難改變不了你的想法,所以我不打算跟你講太多大道理,我只想跟你說,你的想法我明白了,但可惜的是這個時代變了!”
“無論水牛還是黃牛,能夠耕地的就是好牛,所以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才是最主要的,也是朝廷應該做的事情,至於其他都是次要的!”
“所以林大夫你就在家裡安享晚年吧,好好活著看看我大乾究竟是怎樣的,陪著你孫女長大看著她嫁人成家!”
“至於我葉某人的功過是非,那自有後人評說,我葉某人不求有功,但求問心無愧,如此便不負我一生所為!”
說完葉明盛從懷中掏出了一塊玉佩,然後指著景仁說道:
“他叫做葉景仁,是我大兒子,也是大乾的皇太子,所以林大夫你救了他是為了大乾立下了大功,你現在既然沒有什麼心願,那我便把這枚玉佩賞賜給你!”
“將來你和你的後人,若是有什麼心願可拿著這枚來易京府衙···········”
··············
··············
易京皇宮
福仁宮中太后葉崔氏坐在主位,皇后安妙依則是坐在一旁,而在堂下兩個嬤嬤將一副長卷軸展開,工部尚書蘇俊傑則是對這兩位大乾朝地位最為尊貴的兩個女人,講解起了長卷軸上的內容。
“太后娘娘,您的德陵修建於遼陽豐山,東起豐山德陵衛,南到白雲峰半山腰,西抵龍眼坡,北達劉家鋪子,德陵陵區縱深長約五里!”
“陵區主要有神道碑亭,陵宮等部分構成!”
“根據皇后娘娘的安排德陵的神道將會安置十二對石獸以及十二尊人,諡號碑亭將會記錄太后娘娘您的生平,講述太后娘娘您的美德以及撫育陛下的事蹟,碑亭的建築形式將為方形,四角攢尖頂,結構則為磚石結構!”
“陵宮則有陵門,享殿,配殿,方明城樓,寶城寶頂,地宮構成,陵門用磚石砌築,硃紅色大門黃金門釘,享殿是是祭祀太后娘娘您的地方,採用歇山頂樣式面闊有七間,方城為磚砌城臺,明樓位於方城之上,樓內立有聖號碑刻有太后娘娘您的徽號············”
聽著蘇俊傑對自己長眠之所的講述,太后葉崔氏眼神也是變得複雜起來。
最近這段時間葉崔氏雖然沒有什麼大毛病,但是她能夠明顯感覺自己老了很多,所以有些事情她覺得自己必須要儘快考慮了。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陵寢的修建,事實上早十幾年前她就為自己的身後事考慮過,不過隨著葉明盛榮登九五至尊,變成了太后之前那些安排就不夠了,這些年因為內帑財z緊張,所以修建福仁宮的同時無法承擔另一座大型工程,所以葉崔氏的德陵一直是在計劃當中沒有正式修建。
而現在葉崔氏希望儘快將德陵修建完成,這樣一來她有一天閉上眼睛,也是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此時實事求是的講,葉崔氏也聽不懂蘇俊傑對德陵各種專業性的介紹,不過她更清楚給蘇俊傑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在這樣事情上糊弄自己。
所以在蘇俊傑講完之後,葉崔氏微微頷首說道:
“設計的不錯,德陵什麼時候可以動工?”
蘇俊傑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只要銀子到位,馬上就可以動工!”
聽到這話葉崔氏也是看向了身旁的安妙依,感受著婆婆的目光,安妙依也是感覺一股壓力撲面而來。
因為福仁宮的造價巨大,所以修建福仁宮的這幾年,內帑可以說是很少有閒錢,現在福仁宮修建完不久,內帑的還沒有完全緩過勁來,這個時候若是大興土木修建德陵,內帑的銀子根本無法支撐!
儘管算不過來這個賬,但是從zz角度上考慮,安妙依知道自己無法拒絕葉崔氏的這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