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別的地區賣也不是那麼好賣的,在大家競爭的情況下,你來我這裡投資我歡迎,但是你要來我這裡搶飯碗,那就不好意思了············
雖然面臨這樣一個困境,但馬潤山還是不願意趙萬賢壓自己一頭,所以在幕僚馮元的建議下他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這個想法在齊魯建造一座軍工廠,生產刀劍槍炮,這樣一來多出來的十五萬斤鋼鐵就可以全部消化了。
當時從幕僚口中得到這個建議的時候,馬潤山可以說是十分的開心好好的誇讚了馮元。
不過馬潤山很快便是意識到,修建軍工廠這個建議,雖然能夠幫自己解決掉十五萬斤的鋼鐵產能,讓自己可以將齊魯鋼鐵廠的產能擴大到三十萬斤,但是這同樣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問題便是,修建軍工廠事關重大,即便馬潤山身為齊魯布政使。也不是說能修建就能修建的,這需要工部和參謀部進行配合,最後還要葉明盛點頭同意。
先不說工部和參謀部配不配合,就單說現在朝廷的軍工產能其實是飽和的不需要新建一座軍工廠,現有的軍工廠完全可以實現軍隊武器的更新換代。
當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時候,馬潤山也是有些沮喪,馮元則是又給他出的主意。
陛下鼓勵海外貿易,但是海外也不太平,各地的海盜可以說是層出不窮,所以想要做買賣,就得首先有槍防身,要不然別說做買賣了,就是命也會被別人搶了去。
所以這些生產出來的這些刀劍槍炮可以賣給那些想要出海的商人。
馮元這個建議雖然是個好建議,很有建設性,但是馬鞍山覺得這個建議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有難度。
陛下雖然鼓勵武裝出海,但是刑部,參謀部,統調處那邊為了確保治安,以及這些武裝船隊不會成為私軍,所以對賣給商人的武器監管是很嚴的,不僅每一隻都要登記在冊,更是時常派人檢查,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商人們買的武器並不多。
所以以目前的zc環境,想要這些商人每年消化十幾萬斤,二十萬斤鋼鐵製造的武器,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想要讓這些商人消化,可能需要zc上的改變,這就不是馬潤山的能夠左右的事情了。
儘管馬潤山感覺這種事情十分的困難,但是仔細一琢磨他覺得事在人為,未嘗不能一試,正好葉明盛這一次來視察,馬潤山覺得有機會可以跟葉明盛提一提,試探一下葉明盛的態度··········
············
············
易京刑部衙門
書辦宋傑拿著一沓卷宗走進了張莽的班房,將卷宗放在書桌上恭敬的說道:
“大人,這是您要的卷宗,我都整理好了!”
正在看奏本的張莽聞言瞥了一眼奏本點了點頭,這時宋傑也是繼續說道:
“大人,你上次讓我打聽的關於葉秋明的事情我打聽到了!”
此話一出張莽也是來了一絲興趣,放下了手中的奏本看向了宋傑,見此宋傑組織了一下語言便是開口講道:
“這個葉秋明和崔老尚書的孫侄女崔晴兒有過婚約的,本來按照婚約,葉秋明兩年前就應該和這個崔晴兒成親的,兩家當時都已經開始準備了,聽說酒席都準備請新康記的廚子去葉秋明家裡辦了!”
“不過就在成親前兩個半月,葉秋明他爹突發腦疾,一下子就過去了,所以葉秋明按禮制要守喪三年,所以葉秋明和崔晴兒的婚禮當時就沒辦成,一直拖到了現在!”
“雖然當時沒辦成,但是兩家人約定好了,等到葉秋明守喪期一結束,便是讓葉秋明和崔晴兒成親,但是不曾想一個多月前,突然就傳出了葉秋明和崔晴兒解除婚約的訊息!”
“大人,根據我的調查,雙方解除婚約這件事情十分的突然,而且還是葉秋明這邊率先提出來的,貌似是發現了崔晴兒和別的男人有過一些來往信件,信件內容是什麼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據說葉秋明這邊挺生氣的,他二叔葉在原還和崔家人拍了桌子,最後鬧的不是很愉快!”
聽到這個解釋,張莽也是若有所思。
按照宋傑這個說法,儘管不知道崔晴兒和別的男子在信件上寫了什麼,但是從葉家人的反應來看,這個崔晴兒很有可能是不太檢點,和別的男子在信中打情罵俏,勾三搭四············
(大家若是對最近的劇情有什麼意見,還請不吝賜教,通明會洗耳恭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