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穿越

第1章 異常的訊號

“.全書完,感謝各位的陪伴,完結撒花!”

滑鼠移動到傳送選項,按下enter。

做完這些後。

顧維輕輕捏了捏鼻樑骨,仰首靠到了副駕駛的頭枕上,車子行進間帶來的輕微震動莫名令他有些舒適。

不過他還來不及回味作品完本的複雜情緒,頭枕的左邊便探出了一個年輕人的腦袋,目光飛快的在顧維的筆記本螢幕上掃了幾眼:“完結感言喲,鴿子,你終於打算完本了?”

“嗯,反正劇情都已經推的差不多了,再拖下去主角只能去捅黑洞了,另外.”顧維不動神色的將筆記本合上,同時友好的朝對方豎起了一根中指:“鴿子你大爺!”

“你自己姓咕怪我咯?”說話的年輕人將腦袋收回後座,輕輕聳了聳肩:“認命吧鴿子,外號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宿命,這玩意兒和痔瘡一樣要麼乾脆不得要麼就死賴著你一輩子,至少鴿子看起來還挺萌的不是嗎?——唔,這句話要是擱粵東大概要改成挺香的.”

顧維沒去管這個看起來神神叨叨的逗比,而是轉頭朝身邊開車的中年人問道:“郭哥,咱們離目的地還多遠?”

顧維口中的郭哥是位四十出頭的精壯漢子,聞言看了眼前方的路像是在分辨方位,接著左手手指在空中畫了個圈:“繞過這個山頭就差不多了,咱們走的是大路二十來分鐘吧。”

顧維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顧維。

性別男,性別認知男。

在周圍人的眼中,屬於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15歲考入科大少年班,19歲本科畢業,25歲獲得天體物理博士學位,師從武向平院士。

如今26歲的顧維已經是紫金山天文臺青海德令哈觀測站的副研究員,日常負責我國毫米波段唯一一臺大型裝置、也就是13.7米綜合口徑毫米波射電望遠鏡的資料分析,業餘時間則寫寫小說賺點外快。

如果一切正常。

顧維將會在兩三年後評上正高職稱,成為一名正研究員——擱在高校體系裡,那就是正教授。

屆時他可以繼續做一線的觀測分析,也可以迴歸校園搞學術教研,未來可期。

再然後便是找個不一定多漂亮但彼此看得上眼的女孩結婚生子,多年後安然退休,拎著保溫杯和魚竿去做個除了魚啥都能釣上的釣魚佬.嗯,穩得就彷彿在歐冠決賽上半場就以三比零的巨大優勢領先對手。

十天前。

遠在黔貴的fast——也就是那臺赫赫有名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在例行解析脈衝訊號的時候,忽然先後發現了兩個有些異常的情況。

或者用天文術語來描述,應該叫它‘事件’:第一個事件是某個編號frb的射電源的輻射通量和頻譜有些奇怪,疑似受到了某種緻密天體磁層的影響。

實話實說。

這種‘事件’雖然算是異常,但卻也不至於極端罕見,比如此前的frb啦、frb都是類似情況。

於是fast便和往常一樣,開始對訊號的色散量、相干輻射模型進行分析。

最終比對出了與它發生互動的波頻資訊,相干輻射模型極其特殊——單看這件事其實依舊沒啥特別大驚小怪的,畢竟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嘛。

但在五天後,‘天眼’又發現了第二個事件:

華夏青海南部的某個地區,發現了與干擾波頻相干輻射模型完全一致的共頻脈衝訊號!

從四級性、heiling-do曲線、時域光帶等諸多資料分析,二者出自同一個射電源的可能性達到了百分之百,而且高度疑似人工態。

這tmd就很離譜了,因為這玩意兒可是天體脈衝訊號脈衝這個詞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比如衝牙器啦、除塵器啦、按摩椅啦其實都屬於脈衝的範疇,但在天體物理中,脈衝訊號卻是個很特殊的概念。

脈衝訊號源自脈衝星,而脈衝星呢,則是輻射束掃過地球的中子星。

中子星的南北兩磁極會持續發出電磁輻射,由於磁軸和自轉軸很多時候不重合,所以中子星兩極的輻射會隨著自轉不斷地掃描宇宙——好比讀者老爺拿著一柄小木錘握著錘柄,按兩秒一週的頻率勻速旋轉,錘子兩頭都有一個光源,所以每隔一秒鐘就可以看到一束光掃過讀者老爺的帥臉。

這種模型有些類似燈塔,所以也叫作燈塔模型。

原理不難理解,但問題是地球作為一顆普通行星,壓根就不符合燈塔模型的好麼!據說當時fast的負責人都快晃著專案組組長的肩膀問你是否清醒了,奈何重複多次檢驗之後,結果依舊沒變。於是作為距離現場最近的科研機構,德令哈觀測站所有成員理所當然的充作了先鋒官,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前往目標區域展開了搜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