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當即一愣,沉思片刻後緩緩搖了搖頭。槿所說的原理倒是不難理解。
只要在拉格朗日方程引入慣性力的情況下利用達朗貝爾原理,就可以計算出任意質點所受主動力的向量和以及所受約束力的向量和,同時又因為科氏力不做功不用考慮其勢能項,就可以直接得出一個將慣性力看作是主動力的約束。
這個約束再配合科里奧利效應,就可以在理論上做出一個平衡重力的設想模型。(注:這個聯絡裡的克氏符我以不構成張量來計算,如果稱作張量那就要強調不同的座標系了,我沒試過不同座標系符不符合weyl-schouten定理哈,勿噴,另外公式省略,已經收著寫了,不然怕新朋友頂不住)只不過原理是一回事,技術具現則是另一回事——地球上的科技水平顯然做不到實物這個層次。
不過這玩意兒雖然看起來很精妙,但正如槿所說,把這種東西植入體內.尤其是心臟部位,至少在目前顧維還是有點抗拒的——從槿使用的【行星生命】來看,這種觀念多半在行星層次相當普遍。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賽博風或者機械飛昇的“你瞧,我說的沒錯吧,”槿用一臉‘我早就知道’表情聳了聳肩,繼續說道:“如果不採用那種一勞永逸的方法,就只能上一些比較原始的手段了,比如說這玩意兒。”
說著槿朝顧維丟來了一個小袋子,袋子的材質摸起來柔軟而又堅韌,顧維用能動的右手往袋子裡倒騰了幾下,很快取出來了一件銀色的背心。
不,這件衣服的尺寸似乎比背心要更小一點,肋部兩側是空著的,與其說是背心,不如說更像是顧維小時候用過的背背佳?“這是早期款式的等效重力服,我按照你的體型簡單改造過,”看著打量裝備的顧維,槿解釋道:“和阿多拉司模組原理不同,它不會直接製造出重力對沖,而是以某種環形結構生成離心力來等效重力,學術上叫做非線性反曲牽引力——如果你來的地球文明沒走錯路的話,大概在五八十年後就會從空間站的旋轉結構初步觸及這個領域了。”
“比起阿多拉司模組,這種等效重力服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短板,比如說超過30%面積破損就會徹底失效,比如它過些週期就要更換一次,又比如它能承載的重力最多隻能是地球32倍——你是天文學家,應該知道這個數字代表著什麼。”
顧維再次點了點頭。
重力這個概念與天體的質量和半徑都有關係,以太陽系為例,火星大概是地球的37%,金星重力和地球差不多,木星大概是地球的兩倍多,太陽則是28倍以上。
32倍這個數字在行星中倒是相當夠用,但以星海文明的科技水平,恆星這種地球看起來觸不可及的天體勢必也都被開發過不少,那種情景中等效重力服可能就不太夠看了。
當然了,這都是往後需要考慮的事兒,至少這玩意兒應付眼下那顆交易行星還是沒啥問題的。
接著槿又交給了顧維一組類似牙貼的貼紙,據說這玩意兒可以提供足夠的氧氣,當然了,同樣也是隔段時間需要換上一次。
一切準備就緒後,又過了大概一個小時,地面上傳來了一陣輕微的震動。
顧維順勢望向槿,槿意會的朝他點了點頭:
“歡迎來到司其亞行星菜鳥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