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漢蘇定方西征一事,武冰兒的想法是援。
但是,武曌的想法,卻是將這兩個王朝收入自己的囊中。
在武曌看來,四小王朝不堪大用,曾經被蘇定方半年之內四小王朝就直接滅亡了兩個,就是一個明證。
與其花費資源,浪費大量的成本扶持大劍和大昊,還不如吞併了對方,把這個資源和成本節省下來,由他們自己負責大武東北部防線。
同時,他們如果拿下大劍與大昊,完全可以借用這塊地方,將大漢阻於大河以東,就算是有朝一日他們兩國真的大動干戈,可以將戰火阻於大武本土之外。
也正是因為如此,武曌主演了這一出假道伐虢,反客為主。
自從大漢當初拿下了四小王朝其中兩個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已經引起大武的警惕了。
就是當初還保留了大昊和大劍,作為他們相互之間的緩衝,故而,那個時候的大武這才還能不坐得下來,沒有第一時間產生激烈的反應。
但從那個時候開始,大武明顯已經在政策上開始傾斜向大昊和大劍,開始重新調節這兩個王朝的關係。
隨著大漢打贏了河南之戰,徹底做大之後,到了今年,這個支援力度更是上升了好幾個檔次,這才有了從今年年初開始這兩個王朝的擴軍。
如今,大漢兵馬來犯,大武這個時候派兵支援,大昊這邊,自然是沒有什麼防備!甚至,別說是防備了,反而還舉雙手歡迎大武的到來。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大武由武曌作為使節前往大昊國都恰談,而大武武冰兒直接領大武兵馬前往大昊前線與大昊會馬會和。
雙方約定了一個為期三天的時間段,在這她們提前約定了這三天的時間之內,各自選擇一個她們認為合適的時機,實行她們原本的計劃。
三天的時間,就算是她們兩個一前一後發動計劃,但是,三天的時間,也不足夠邊境和大昊國都的訊息互相傳送。故而,也不會影響到另一個人。
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武曌以八百使團精銳在大昊國都發動政變,控制了大昊整個王室。
大昊在國都之內,雖然也還有一萬多的兵馬,可是,沒有防備的兵馬,就這樣華麗的被區區八百人來了一個改天換日。
武曌身邊的八百使團精銳,不可能全部跟隨武曌進入皇宮之內以大昊皇帝洽談,這無關什麼信任問題。但凡是個正常的皇帝,都不會讓人家八百的武裝力量進入到自己的皇宮之內。
故而,真正跟隨武曌進入皇宮的,其實也才只有五十人而已。
但是,這區區的五十人,卻個個都是好手,如果放到軍中的話,每一個都有資格擔任軍侯,甚至是校尉之職。
除此之外,就連大武猛將莫靖,同樣隱藏在其中。
大武猛將莫靖,當年雖然在西戎戰場之上,鬧了一個笑話。但是,神將的實力還是實打實的。
或許,他在神將這個行列之中,只不過是這個金字塔最下面的那一種,說到底,也不過只是一個初階神將罷了。
但是,放在這個大昊這個王朝之內,那絕對就是橫勇無敵,無人可擋了。
再加上,暗地裡還有一個天人初期的正武司鎮司主寧白舟跟隨。因此,表面上,進入大昊皇宮的大武力量並不多,但是,已經足夠威脅到大昊皇宮的安全了。
事實上,跟隨在武曌身邊的,可不僅僅只有寧白舟這麼一名天人級別的高手,而是足足有三個人。
一直以來,在曾經武曌出使中蒼的時候,他的身邊就一明一暗,跟了兩名天人級高手,一名擁有大武編制的寧白舟,而另一人,就是大武頂級門派戮劍山的天人老劍客了。
戮劍山,這應該算是混的最慘的人宗的一個頂級門派了,相比同為人宗一個皇朝之內牌面門派的龍虎山、武當山之流,可謂是不可同日而語。
大武之內,學院與明典學宮可就在他們的隔壁。是真真實實的就在隔壁,他們仨家,就擠在一個道之內,都在大武皇朝帝都的附近。
戮劍山,就算是想不夾起尾巴做人都不可能。
相比之下,武當山和聖人講經堂,雖然也同樣在一個皇朝之內,但他們兩家也只是在一個皇朝,實際上的位置可差遠了。
更不要說,道家除了武當山之外,三教總部全部都在大乾之內,守望相助之下,也不怕聖人講經堂的壓迫。
大武之內,學院更加推崇制衡之道,不是直接將人一棍子打死。
可是,明典學宮就不一樣了,那是真的想要斬草除根,不服則滅的。
不只是戮劍山,包括曾經同為失敗者的大乘佛教,明典學宮一直都想要將他們一起徹底收拾掉。
而在這種背景之下,戮劍山為了求存,只能夠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依附於大武朝廷,淪為了大武朝廷的一把利刃。
可以說,如今的戮劍山,已經基本失去了他們的自主權,幾乎完全由大武朝廷做主了。
如今的戮劍山,戮劍山三字也只剩其名,而不復其實了。
戮劍山,從其名字就知道,這個道家的人宗門派以劍為主,修道的同時亦修劍。戮劍七峰,最為強盛的主峰,由一群劍客組成。故而,曾經的這個門派產生了許多聞名大武的劍客。
只不過,劍者,大多數都是寧折不彎。當他們彎下的那一刻起,劍心已失,那些劍客又如何能夠更進一步?
故而,戮劍七峰之中最為強盛的主峰這些年一步步衰落了下去,也間接的讓戮劍山的實力不復當年。
也正是因為如今的戮劍山已經徹底依附於大武朝廷之下,武曌的身邊才會出現這麼一個天人級別的護衛,而不是大武皇朝之內的其他天人。
而大昊國都之內的第三名天人,則是一直保護在武冰兒身邊的天人了。
武冰兒既是皇室長公主,以女子之身封王,又以女子之身拜將,站在了大武皇朝軍方的頂尖的那一批將領之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