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抽取氣運,聖人限制人族提升,軒轅也清楚,不過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那麼,人族的提升,自然跟聖人意願相悖。
此時軒轅聽到伏羲的反問,頓時表情瞬間凝固,眼中的怒火也略微收斂了幾分,顯露出一絲尷尬。
“聖人豈能反對人族之前途,皇兄言之過矣!聖人執掌眾生,人族乃是洪荒之主角,聖人又豈能阻礙人族之前途。”
“既如此,皇弟擔心帝辛何處會激怒聖人?依皇弟所言,聖人皆為人族著想,那帝辛究竟做了何事,能引得聖人雷霆之怒?”
軒轅聽後,當即說道:“莫非,這帝辛否定老子聖人的崆峒印敕封人皇不是激怒聖人?崆峒印乃是人族至寶,人皇即位之印,帝辛更改軒轅劍之名,且昭告天道,軒轅劍認主即為人皇,莫非不是挑釁聖人?”
伏羲聽後,輕輕頷首,而後又問:“以皇弟之意,帝辛也如同其他人皇一樣,百年之後便飛昇火雲洞,安安分分地修行,才是正道?”
軒轅當即頷首:“如今人族安定已一個元會,這般平穩,有何不好。一旦聖人震怒,引發天地浩劫,一切皆是帝辛這狂妄之徒的罪過。”
伏羲嘆息一聲:“軒轅劍改名人皇劍也無不對,帝辛也從未說,從此否定崆峒印,僅僅改名,莫非便是挑釁聖人,如此也言過了,畢竟軒轅劍之中有上古人族所有精魂,給予其相應的尊崇莫非也有錯?若是有錯,為何不能如此?”
伏羲心中明白,帝辛所做的這一切,讓軒轅喪失氣運最重,帝辛所有的謀劃,都砍到軒轅的氣運上。
在三皇之中,伏羲生性淡泊,參悟大道至理,同時因為前世是妖皇之故,看得較為淡然,幾乎不曾影響人族,此番帝辛之舉,對伏羲並無多大影響。
況且殷子煜重用其女宓妃之事,伏羲也曾演算過,伏羲演算的結果,這算是一個機緣。
神農參悟農道,對於氣運,權術也不曾有過多的謀劃,也僅僅在人族留下一脈,未受太多波及。
唯有軒轅,在人族中留下了赫赫威名,五帝皆為軒轅之後裔,並且子嗣眾多,歷經一個多元會繁衍,其血脈幾乎佔據了近乎半數人族。
在這漫長的歲月裡,血脈傳承越多,聲望自然愈發強盛。
若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當人族皆為軒轅之血脈時,軒轅未必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證道之路。
當成湯滅夏桀之後,其他各方非軒轅血脈,才算是有了出頭之日,這也讓軒轅很是惱怒成湯一系。
因為成湯江山的緣故,讓洪荒人族皆出軒轅之事,泡湯了。
如今帝辛的所做作為,軒轅豈能不怒。
不錯,伏羲的反問,讓軒轅頓時無言以對,因為軒轅得到屠巫劍之後,並未有任何的祭祀之舉,在如此下去,則被伏羲詰問而無法回答。
伏羲沒有繼續問下去,而是起身返回自己洞府,對於人族,伏羲帶著一絲絲的憂慮,背後升起一個巨大的八卦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