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師弟之謀劃教導石猴吧!”這裡面臨的難題,還是那個本質問題,無法教化。
這等跟腳前程不可限量,而如今是三界無聖時期,則根本無人能夠收其為徒,也就無人能夠對其施加恩惠。
若是不讓其本源流失,則其本源傳承會自然甦醒,然後有了自己的傳承神通跟功法,佛門拿什麼讓這樣跟腳的人歸附?
哪怕是你的聖人之法,人家也看不上,人家自然是修行混沌魔猿的本身傳承。
讓其傳承順利甦醒並且融合元神,融合的好直接就是大羅金仙,融合的不好也是太乙金仙,本身道果圓滿,至少一兩種法則圓滿。
準提的難處就是,跟腳太好,除非是聖人親自下界收徒,不然沒有人有資格收其為徒。
那麼,讓其本源先流失三百年,流失到能夠掌控為止,這樣的話就可以用極小的恩惠來換取最大的歸心。
不然的話,跟腳再好,不為所用都是等於零!
若是讓石猴出世就教其封閉九竅,完善本源,那麼的確是對於石猴有一個因果,但是石猴會選擇還了這個因果,然後就再無關係了。
縱然是天命西遊,但是石猴到了這個修為必然明白三界格局,那麼也必然會根據自己對三界格局的理解做出新的選擇。
這讓西遊慘敗的機率非常非常的大。
再者,這個因果其實並沒有多大,如今不是沒有人去教石猴穩定本源,而是須菩提開闢水簾洞之後,其他人根本就去不了,這才是重要的點。
故而,縱然是須菩提傳授其穩固本源之道,石猴到時候必然明白這件事,那麼石猴欠的因果能有多大呢?
你擋著別人不讓來,你自己賣這個因果給我,這本身就是帶著心機的。
畢竟,出世眼孕金光必然是震動三界,那麼這個時候三界各方都會有所行動,是恩人是仇人,這一刻就已經註定了,而石猴出世也進入了局中。
可以說,對待時候,傳授其穩固本源之法,不會有多大的恩。
那麼讓其本源自然流逝,控制在一個區域,再傳授其神通,則有大恩。
雖然這樣會有很大的隱患,但是隻要保證因果不沾身即可,畢竟石猴作為西遊之人是天道所定,哪怕是截教跟殷子煜都無法干預。
西方猜測石猴出世,殷子煜干預,也準備了一些殷子煜可能干預的佈置,不過殷子煜根本沒有參與,這讓西方等人也都錯愕不易。
既然殷子煜沒有參與,也就只能按照原有的計劃進行了。
西遊量劫雖然已經開始,但是卻整個三界依舊是靜悄悄的,沒有任何的變化。
只要殷子煜這邊不動,則整個三界是必然安靜,不過三界皆知,這是處在暗流湧動之中。
當石猴出世,天機遮蔽之時,長洲一個禁制之中,殷子煜對面坐著兩人。
殷子煜拱手說道:“兩位大天尊聯袂而至,定有要事商議!”
來到長洲之人,正是昊天,瑤池二人,在石猴出世之後,兩人直接聯袂來到殷子煜之處。
兩人明白,如今整個天庭的權柄沒有收回,唯有這位才具備改變數劫秩序的能力。
自成為天帝以來,前期是聖人秩序時期,天庭如同擺設,封神之後四方天帝有氣運,而自己沒有,反而如同是吉祥物。
縱然是有準聖中期的法力,又有何用?
天庭的氣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縱然是群仙敬畏也沒有任何的用處。
想要真正的執掌天庭,起碼拿到氣運,拿到氣運之後自然就可培養自己的嫡系,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天帝。
不管如何,當初盂蘭盆會,殷子煜跟瑤池也算是合作愉快了。
首先昊天神色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昔者封神之役後,天庭權柄未得復歸,致使闡教操持天庭氣運。今量劫再起,於朕而言,乃良機,於道友而言,亦然。萬載光陰裡,闡教以法家錮眾生,復罷黜百家唯尊儒術,令闡教氣運大升。無論如何,此次量劫,勢不可讓闡教再掌天庭,正宜與道友協力共圖也。”
瑤池也說道:“道友,貧道與師兄被道祖點為天帝,這這天庭一切卻無貧道二人參與之處,而嫡系也唯有太白等幾人,此次量劫,觀如今三界之局勢,唯有與道友合力謀這西遊之後三界秩序,此番前來,正為此事!”
殷子煜聽後點點頭說道:“如今量劫開啟,兩位天帝想要謀天庭實權,則需辦成一事!”
“道友請講!”
殷子煜當即說道:“我有一謀,唯有重訂封神方可,如今封神之人,皆為闡教所管,唯有推翻此封神,由兩位天帝掌握封神榜,方才為第一要務,其次在量劫之中謀取掌握天庭氣運,務必重立封神,而封神卻有缺陷,可因此而謀之!”
曾經,殷子煜對帝辛有言,讓暫且忍一時之辱,他日再讓社稷幽而復明,如今量劫已經到了,而昊天瑤池也來了,那麼這件事就要提升議程了。
“重訂封神!此計何出?”
昊天不由的輕輕自語。
殷子煜淡淡說道:“太上跟闡教掌控天庭在於掌控氣運,而自封神以來,卻無任何封神神位了結之時,此乃是天道漏洞也,難道這些福德不夠者,要依靠此神位完成另類永恆?天道之下豈能由此漏洞?而根基深者又豈能永遠為神?天帝可以此來尋道祖重訂封神”
昊天瑤池聽後不由的頷首認可,瑤池則說道:“師兄,這重訂封神,則需我二人再去拜見老爺了!”
昊天重重點頭:“此事,朕會拜見老爺,請求重訂封神之事,不知這量劫之謀,道友可以謀劃?”
殷子煜看向石猴說道:“這石猴的本源竟然被西方算計,幾乎流失殆盡,而天道定下西遊,則需渡過八十一難,難度越大則功德越大,既然如此,則為其增加劫難即可,而這石猴乃是天道應劫之人,這天庭之中,太上鎮壓了偌大的氣運,我等則可合力謀之,讓其真正的流入三界之中。”
“謀此氣運?”
太上老君鎮壓的氣運,當初大興法家之事,用其造就了一些應運而生之人,讓闡教勉強又掌控了人族。
這萬年之間自然是發生了許多的拉扯,而太上收回了一部分鎮壓天界,一部分則是用於培養出應運者維持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