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子煜的記憶深處,並無任何人因補全天地干支而獲功德的記載。
干支體系,實則是歷經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總結、沉澱,方才逐漸成型,並非由某一個人一蹴而就。
如今,天干的說法早已存在,然而地支卻仍未現世。
按照正常的歷史程序,至少要等到六十四卦完善之後,再歷經數萬年的漫長總結,直至春秋時期,干支體系才會真正完備。
雖說干支與六十四卦看似並無直接關聯,但是在其形成過程中,卻借鑑了不少六十四卦的精妙內涵。
比如在十二地支的規則裡,帝旺之後便是衰,這體現的是物極必反的法則,與六十四卦中乾卦上九“亢龍有悔”所蘊含的物極必反之意如出一轍。
再看,六十四卦中的地雷復卦,象徵著春雷乍起,一陽復生,這一規律在十二地支的輪迴裡,恰似在絕地之中孕育胎養,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可以說,十二地支的奧義與六十四卦雖沒有本質上的聯絡,可其中所蘊含的洪荒法則卻多有相通之處。
甚至十二地支之中,蘊含了六十四卦的全部奧妙。
故而,殷子煜知曉,唯有六十四卦出世,才會有十二地支的出世,那麼,自己現在提前姬昌之前,讓地支出世。
須知一點,無論六十四卦也好,還是十二地支所闡述的規律。
都是天地既有的規律,乃是發現,而非是創造。
那麼,誰先發現,這就是誰的。
你可以領悟天地奧妙建立六十四卦,我可以領悟天地奧妙,建立十二地支。
而天道本源本身就放在那裡,無論是六十四卦還是十二地支,屬於是不同的闡述方式。
若殷子煜此時提前將十二地支演化出來,那麼未來姬昌在建立六十四卦時,便成為了借鑑地支,甚至可能被人質疑剽竊了殷子煜的地支成果。
要知道,六十四卦的創立蘊含著大功德,能讓姬昌一步登天,成為人族聖賢。
既然如此,殷子煜相信自己若先行一步,同樣能夠做到。
在這洪荒世界之中,修行之道並非僅僅侷限於吸收天地靈氣閉關修煉這一種方式,還有其他諸多路徑。
姬昌的修行方式,便是創立一家之學說,藉此獲得磅礴氣運,得到天地的認可,最終成就自身的聖賢之道。
未來的孔丘、墨翟等人,也都是遵循此道,從而成為一代聖賢。
這種修行之法,關鍵在於深刻領悟天地大道,無需透過吞吐天地靈氣,便可一步達成非凡道果。
就當下而言,殷子煜已然下定決心,要提前踏上姬昌的修行之路,讓姬昌在未來成為那東施效顰之人。
畢竟,即便六十四卦玄妙無比,但若是借鑑了十二地支,終究會落下嫌疑。
聖賢之身,對於殷子煜而言,很是重要。
縱然是聖人,將來也不能隨意去動一個人族聖賢。
就目前的局勢而言,若是殷子煜靠吞吐天地靈氣,已經無法根本的解決問題。
修煉的在強,還能強過聖人?故而,吞吐靈氣修煉,終究不會有任何的意義,終究是螻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