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我是比干,陽謀大師

第85章 天降功德,功德聖器

朝歌天降功德,則瞬間引起整個洪荒各方的關注,而這幾個聖人,也瞬間全都懵了。

看著功德落在一杆甲子旗上,這一瞬間,天地本源也被這杆旗引動。

甲子兩個混沌神文,在功德金光之下,照耀的熠熠生輝。

如今人族是文字,是無法承載更高的大道的。

倉頡造字,才有人族文字,然而,倉頡所造的字,是整個人族修行徹底滑落的基礎下才有的。

當人族都是凡人或者低階修為,是無法領悟混沌神文,那麼唯有造字。

就如同當三族退出洪荒,而後天族群為什麼沒有修行傳承,沒有文字?

正是因為後天的妖族是無法領悟,理解混沌神文,這才有了鯤鵬創造妖文。

無論是妖文還是人族文字,事實上都是一種低於混沌神文的文字,也可以理解為文明降級之後的文字。

而太古人族則是直接通讀混沌神文,則不需要創造文字。

而此時,殷子煜的六十甲子,蘊含磅礴的天道奧秘,人族文字則無法承載。

如此,則以混沌神文書寫。

看著摘星樓之上,功德開始凝聚,整個朝歌仙人全都懵逼了。

此時的摘星樓之頂,萬道金光衝破雲層,宛如天地開闢時的混沌初光。

功德之雲已經在凝聚,等待殷子煜將六十杆大旗祭出而賜下功德。

功德金雲的匯聚,將整座樓宇鍍成琉璃色。

朝歌城內外的仙人、修士紛紛駐足,望著天空中那團不斷膨脹的功德雲團,目瞪口呆。

“這這是功德?”

一位散修顫抖著指向天空,喉結上下滾動,滿臉震撼:“自上古三皇、五帝之後,便再無人能在得這天地功德啊!”

此時留在朝歌修建摘星樓的各處仙人,傳來此起彼伏的驚歎與議論。

“之前那些罵大祭祀是奸佞的人,這下該閉嘴了!豈有天道功德加身之人,還為奸佞?”

“若非大祭祀以摘星樓凝聚氣運,如今更是以六十甲子強挽天傾,成湯氣運早就如漏沙般散盡了!”

此言一出,四周頓時響起贊同的附和聲。

“諸位可知?”

這時候一位身著鶴氅的老者撫須開口,眼中滿是敬佩。

“十天干乃是成湯歷代人皇積累之道,盤庚,武丁,帝乙,帝辛諸多人皇以此為名,自成常例,如今大祭祀將其與十二地支相融,這才完成了六十甲子的壯舉,如同將散落的明珠串成冠冕,非大賢不能為啊!此非成湯嫡系,不能悟其道也!”

“不錯!”

“大祭祀此舉,可比肩伏羲天皇!當年天皇創八卦定陰陽,今日大祭祀推演干支,都是為我人族立下不世之功!”

此時只見摘星樓頂端,殷子煜與洛神並肩而立,二人周身流轉的陰陽二氣與功德金光交織,化作一幅巨大的時空五行圖,緩緩旋轉。

此時一女子感嘆:“真不知,這六十甲子之中蘊含何等大道!”

“你們看!”

“這六十甲子蘊含的大道,將洪荒陰陽五行更加清晰梳理,怕是不遜色於八卦!”

人群中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討論聲,有人掏出玉簡記錄下天空中的符文,有人閉目沉思,試圖窺探其中奧秘。

“難怪伏羲之女洛神會在此相助”

“看來天皇雖已登火雲洞,卻從未忘記人族。大祭祀有此助力,才能成就這番大功德啊!”

此番殷子煜之動作,對於元始天尊的打擊,可是最大的。

姬昌可是元始天尊佈置了許久的棋子,甚至是將六十四卦傳授,這般功德,可讓其弟子享受,卻給予了姬昌。

這對於未來封神,是佔據最重要的一環。

但是此刻,面對殷子的動作,這讓元始天尊的謀劃,瞬間被削弱了一層。

看著朝歌匯聚的氣運,元始天尊臉色很是難看,縱然聖人,也無法維繫這不動如山的神態。

因為,這殷子煜的謀劃,幾乎是饒平了自己封神的佈局。

“師尊!大事不妙!”

此時,原本負責姬昌演六十四卦的南極仙翁匆匆闖入。

南極仙翁自然是清楚這殷子煜首先獲得天道功德意味了什麼。

“師尊,這比干首先成就人族聖賢,則姬昌縱然成就聖賢也慢了許多,而比干因摘星樓之事,籠絡人心,聲望比姬昌更高,這當如何是好?”

元始天尊此刻的聖人之氣有些紊亂:“莫非是通天謀劃?竟讓比干這豎子,壞貧道大計!想要利用量劫之中,天機晦澀難測,想要以天干地支重塑朝歌氣運,當真以為能逆天改命?”

“哼,通天,竟然如此不甘心讓出人族氣運,若是如此,休怪為兄不留情面!”

元始天尊也看到這金靈聖母就在朝歌,並且已經進入了混元金仙境界。

瞬間,這讓元始天尊懷疑到了通天身上。

金靈聖母入世,並且在殷子煜這裡待了這些年,如何能夠瞞過元始天尊。

雖然殷子煜並未拜師金靈聖母,但是曾經與聞仲一起在金靈聖母這裡聽道。

當時,殷子煜跟聞仲,一人七竅玲瓏心,一人天生三目可辨忠奸,可謂是帝國雙傑了。

但是聞仲拜師,而殷子煜並未拜師,不過卻也聽道之後,順利修行到天仙境界。

這些經歷,莫說是聖人,就算是大羅金仙也瞞不住,現在金靈聖母既然出現在朝歌,並且在朝歌這些年,還利用氣運斬屍,如何瞞過元始天尊。

那麼,今日殷子煜之事,並且搶在姬昌前面,則被元始天尊認為,這就是通天介入來算計自己。

這讓元始天尊怒不可遏。

南極仙翁猶豫片刻,取出刻滿卦紋的龜甲:“師尊,姬昌所悟六十四卦大成,是否即刻命他昭告天道,以正乾坤?”

元始天尊負手踱步,眼中厲芒閃爍不定。

此時元始天尊知曉,現在在昭告天道,在聲望上,要落後這比干。

但是若是不做,則未來,會有借鑑的嫌疑。

作為聖人,當殷子煜在整合了天地干支之後,就立刻明白,其中所蘊含的道,跟六十四卦有極高的重迭。

事實上,干支也的確是比六十四卦慢一些年才出世,但是卻沒有具體的人。

但是,整個大商曆代帝王都是天干為名,延續了幾萬年,那麼有成湯嫡系將其整合,合情合理,誰也不能說半個質疑。

縱然是跟六十四卦有相似的道,也只能是道永遠是想通的。

但是,姬昌若是太晚的話,則借鑑的效果大減。

而現在殷子煜拉著洛神一起,則讓姬昌抽取伏羲的氣運大大降低,反而揹負了要跟伏羲還有女媧徹底決裂的訊號。這讓元始天尊非常的難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