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氣!
“李建設,我就知道你別有用心!**道理哪裡得罪你了,你要害死他!趕緊拔針!”
“閉嘴!”
楊廠長怒吼一聲,打斷了易中海的話。
“易中海,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李建設是在救人!你要是不懂就閉嘴,別在這兒添亂!”
楊廠長現在心急如焚。
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線生機,結果易中海又出來搗亂。
平時遇到易中海,楊廠長可能會稍微克制一些。
但現在是人命關天的時候。
楊廠長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直接罵了易中海。
易中海的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紅。
太丟臉了。
李建設會針灸?
那根又長又粗的鋼針下去了。
**還能活嗎?
秦淮茹站在人群外圍,踮起腳尖。看到李建設在傷者身上不停地扎針,她疑惑李建設居然會針灸?
要是治壞了,豈不是惹麻煩?
“李建設,你儘管放手去治!”
“萬一出了什麼事,我和廠裡擔著,你不用有壓力!”
李建設點了點頭。
楊廠長為人正直,在軋鋼廠口碑很好。
他是擔心李建設會有心理負擔,不敢動手。
所以特意為他撐腰。
李建設用鋼針挑開傷口。
“**有一根血管破裂了。還算幸運,不是動脈,還有救。”
“老錢,你有沒有縫合線和縫合針?”
\"有!\"
老錢動作迅速,在急救箱裡翻找起來。
\"你會中醫針灸,還隨身帶鋼針?\"
\"從你們急救箱拿的。\"
老錢愣了一下,趕緊將穿好線的針遞給李建設。
\"這線太粗,不是專業的血管縫合線,但先用著吧。老錢,幫我拿雙醫用手套。\"
李建設神情鎮定,腦海中已浮現出救治方案。
\"命不該絕,只要止血就有希望。\"
\"這一根肋骨,再深點就傷到內臟了。我能幫他正骨,處理傷口。不過醫療裝置有限,還是要送大醫院進一步治療。\"
李建設的話讓老錢以及幾位醫生、廠領導和二車間工人們聽得目瞪口呆。
這麼嚴重的傷,李建設真的能救?
\"李建設,你真有辦法?\"
李副廠長眼睛一亮,問道。
\"差不多吧。\"
李建設戴上醫用手套,老錢灑了消毒水進行簡單消毒。
李建設正準備縫合時,忽然想到什麼,看向楊廠長。
\"楊廠長,你說人救過來就升職級?\"
楊廠長連連點頭:\"李建設,只要你能把人救回來,我就給你升一級!\"
\"楊廠長,我不升職。\"
\"我剛娶了個農村媳婦,懷孕了。廠裡能不能給個農轉非的名額?兩個人吃一個人的定量,生活太艱難,家裡又沒有老人幫忙。\"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
人命關天,這時候談條件合適嗎?救人要緊啊!
\"李...\"
易中海剛想說話,看到楊廠長狠狠瞪了他一眼,便閉嘴了。
\"行,只要你能救回來,我和領導商量下。這樣可以嗎?\"
李建設一臉高興。
其實楊廠長答不答應,他都會救人。
畢竟兩人關係不錯。
他要是出事了,父母、媳婦、孩子可怎麼辦?
李建設的手藝極為精湛,他從系統繼承的中醫技藝堪稱登峰造極。中醫領域不僅限於內科,還包括外科手術和針灸技術。在時間發展上,中醫比西醫更為悠久。
幸而李建設及時獲得了中醫傳承,不然的話,他恐怕只能在家祭拜祖先了。
老錢目睹李建設的縫合技巧後,連連讚歎。看到血管成功止血,他終於鬆了一口氣。
“李建設,你怎麼學會這些的?”
“哦,在我老家豫省,我曾跟隨一位老中醫學習。他教給了我很多治病救人的方法。”
“原來如此,中醫竟然也教授外科手術?”
老錢對此感到十分驚訝。他學的是西醫,卻無法進行外科手術。
“老錢,你誤會了。中醫在外科方面的造詣遠超西醫,我只是涉獵廣泛,每樣都略知一二。”
“血管已經處理妥當。”
“胸口的斷骨也做了初步固定,方便送往大醫院進一步消毒、清理傷口以及縫合面板組織。”
“李建設,他現在情況如何?”
楊廠長對傷員的情況尤為關切。生死攸關,對他而言意義重大。
“楊廠長,請放心,傷者已脫離生命危險。具體結果還需等待大醫院進一步檢查,感染風險應該不大。”
“太好了!哈哈。”
“沒想到二車間竟有如此高明的醫者!”
聽到不會有人因此喪命,楊廠長心情舒暢,其他領導也紛紛附和,稱讚李建設醫術高超,同時誇獎楊廠長識人有方。
領導們的讚美讓李建裝置受鼓舞,但同時也令易中海的臉色愈發陰沉。
“老錢,幫我按住他的大腿。”
“你還會接骨?”
老錢自愧不如。
他年紀不小了,卻連正骨都不會。倒是李建設年輕,竟掌握了一手正骨的本領。真是後浪推前浪,年輕人讓人刮目相看。
“略懂一二。”
“好好調整一下,我開始倒數了,三、二、一。”
咔嚓。
一聲清脆的響聲。
李建設把那條扭曲的腿骨復位成功了。**隨即陷入昏迷。
這也免去了不少痛苦。
“李建設,你太厲害了!要不要考慮加入我們醫務室?憑你的醫術,一定會有很大發展!”
“沒興趣。”
李建設的一句話差點讓老錢噎住。
“我只是半吊子,什麼都懂一點,但從未系統學習過。其他方面,我實在無能為力。”
李建設一口回絕。
他只想輕鬆度日,不願工作。
再說,
做醫生並不好。
每天都要面對病人,有些病人甚至患有傳染性疾病,再加上各種醫患糾紛。他可不想當醫生。
“來,再來一個。”
李建設與老錢配合,
連續兩下,
便將謝師傅斷裂的手臂和雙腿接好。
李建設就地取材,
用幾根細長的鋼筋零件固定住骨折部位,防止二次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