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統五年十月二十日,以席、江、洪、鍾、樊、崔、裴、洪、龍,八姓為首,共二十八家勳貴,聯合禮、信、誠三王,集結三十萬兵力,從江都起兵,“清君側”,天下震動。
三王聯發檄文:“我等,世宗武皇帝之孫,穆宗懷皇帝之子,國家至親,受封以來,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回,混亂朝綱,屠戮百官,賣官鬻爵,欺壓災民,塗炭生靈。
我等深知太祖太宗,創守之艱難,世宗穆宗中興之困頓,封建諸王,藩屏天下,豈能視若無睹,任由奸佞踐踏江山,毀壞社稷?皇天后土,實所共鑑。
《祖訓》雲:‘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
今禍迫予躬,奸佞欲行刺客之事,離間皇兄弟之情,是以不得不為也。義與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討,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鑑予心。”
與此同時,聖統皇帝下詔駁斥其為叛賊,明諭勤王,並言:“天下苦勳貴之禍日久,割據地方,盤剝百姓,貪汙國帑,養寇自重。
今朕不忍百姓受苦,欲撤之,反遭誣衊,實屬荒謬!華孫週三人乃三朝老臣,世宗、穆宗在位時未見其為奸佞,獨獨朕之當朝,其為奸佞者乎?
再言諸王,叛賊遊說爾等之時,朕屢次下旨規勸,言辭懇切,爾等不念兄弟之情,不顧社稷安危,利慾薰心,執意造反,禍亂天下!今為叛賊張目,朕問爾等兵馬幾何?叛賊抬出爾等,迷惑世人。爾等狗頭豬腦,非但不覺,反而沾沾自喜,以為攻入京城就能取朕而代之?何德何能?
叛賊欲仿三王之亂,然朕非僖宗。爾等亦非彼時之王。再者,大位一張,爾等均分焉?如此,禍亂何時停止!北方大旱剛過,饑荒未止,又入秋冬之季,飢寒交迫。朕購糧賑災,尚未推行,爾等又起刀兵。百姓何辜?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朕正告爾等與諸賊,若此時止惡行,舉旗來降,朕還能寬仁輕判。若執迷不悟,誓要與朕,與祖宗社稷,與天下萬民為敵,人人可誅之,天下共討之!”
看到李順罵他們“狗頭豬腦”,老四李昭氣急敗壞地詔書撕碎:“豎子,安敢如此欺我?”
老大李齕與老二李炳對此倒是沒有反應,面面相窺,其實李順的話問到他們心裡去了,兵馬幾何?除了王府的一兩千侍衛之外,他們真沒有什麼實力。老四背後還有母族龍家撐腰,又有胡敏義帶來的妖族修煉者。
這場叛亂,他們好像就是陪襯。李齕是江洪兩家請出來的,李炳是席家逼出來的,但,他們只把自己當作傀儡,根本不會聽從他們的話。更別說其餘五家卻都是支援老四的。
原來一切早已註定,他們不甘心,除了這八家大勳貴,還有二十家小勳貴。雖然他們各自的實力弱小,整合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兩位想要去獲取這些人的支援。於是,堂而皇之地去逛了一圈,碰了一鼻子灰。現在大家都在觀望狀態,誰會提前站隊?
勳貴之間的鬥爭,也是圍繞為首的八家展開。北方六省,席家雄踞西北兩省,距離京城最遠,兵強馬壯,江洪兩家瓜分中部,一個在西,一個在東。其餘五家則是擠在東邊兩省,剩下二十家就在夾縫之中作威作福。
李順罵的就是他們兩個,一個狗頭,一個豬腦。老四造反,他還能理解。這兩個跟著參合,他就十分想不通。老大的母族葉家在江北,屬於南方,支援不了他。老二的母族王家在河東,確實屬於北方,但沒有軍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