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以後也要當神官,當神官,造大橋。”
旁邊今年六十四歲的司馬懿大笑了起來,笑完後又耐心道。
“炎兒,神官不好,神官的一切都是黃天賜予的,既能賜予,便能褫奪。
你以後要當道士,因為道士的本事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誰都搶不走。
等你再長大一些就懂了,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能決定的事情才能算數。
至於別人承諾你的,統統都跟眼前的風一樣,根本就抓不住。”
說著,司馬懿指著眼前的兩座大橋道。
“就以眼前的這兩座石橋為例子,二十年前修跨河大橋的時候,軹縣和溫縣兩地爭執不休,都想要要把橋放在自己境內。
當時道國的高官最終裁決,先在溫縣修第一座,待日後要修第二座橋的時候便在軹縣修。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第二座橋也動工了。
但是物是人非啊,只因為溫縣出了個道士的緣故,道國便以舊橋修建時所加鋼筋不足、老舊不堪為由,仍要在溫縣修新橋,據說日後還會把舊橋拆掉。
炎兒,你說,軹縣能找誰去說理?
所以啊,你以後要當大道士,同時也別太相信別人的承諾。”
祖孫三人就這樣說說笑笑,坐著馬車跨過了黃河。
接下來出現在車窗兩邊的,便是連綿的麥田。
現在已是六月,是麥子成熟的季節,行在官道上,入目所見,道路兩邊是修建好的整齊溝渠,金黃中夾雜著點點綠色的麥杆,以及沉甸甸的麥穗。
從馬車上望過去,這片麥地竟一眼看不到頭。
眼見大中午的,道路上行人稀疏,沒人會注意自己,司馬昭便用擒龍功偷偷抓了一把麥子,遞給父親道。
“爹,今年黃河南邊的麥子看起來很飽滿,穗也結的很大,收成應該會很不錯啊。”
“那還用說,洛陽周邊種得都是用道術篩選過的良種,旱了能乞雨,澇了能乞晴,哪有收成不好的道理?其它地方的老百姓過得雖然沒洛陽好,但也只要在每日勞作之餘向黃天虔誠祈禱,黃天就能庇佑小人豐衣足食。
現在這死了蒼天,信了黃天的日子,可真是好啊。”
馬車繼續顛簸向前,又走了小半個時辰,沒有修建城牆的龐大洛陽城就映入祖孫三人的眼簾。
司馬懿正要給孫子好好介紹一下這座都城,就聽到孫子突然驚呼道。
“快看,天上有條龍在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