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沒有結束。青龍長老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威嚴和霸氣。
“龍章御宇,執鈞衡而秉九五之尊!”
青龍長老的指尖突然流轉起陰陽二氣,他輕輕一揮,那陰陽二氣如同兩條糾纏的巨龍,在空中飛舞。
剎那間,天賞的星辰從原本規律的執行軌跡變得錯亂起來,而在那紫微中樞之處,竟有一尊天龍從天而降!
“龍吟紫極,鎮八極兮掌四海之圖!”
……
“龍蟠九野,領萬邦以開太平之基!”
……
在他不斷地推演過程中,原本空蕩蕩的虛空之中,突然開始泛起一絲絲微弱的金色光芒,並且開始相互交織、纏繞,形成了一道道錯綜複雜、玄奧無比的金色道軌。
這些金色道軌並不是簡單的線條,而是蘊含大道和武道意志的具象化表現。
當這篇由金色道軌構成的“拳經”最終完全顯現時,
一股比夏啟之前所展現出的純粹霸道更為厚重、堂皇、包容永珍的帝皇威壓,瞬間席捲了整個空間。
夏啟此刻也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那篇懸浮在虛空中的金色拳經,就在這時,青龍長老的最後一指輕輕地落在了拳經的核心處。
剎那間,所有的金色道軌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牽引,迅速收攏起來,最終匯聚成了一枚符文。
這枚符文在空中微微顫動了一下,然後直直地朝著夏啟的眉心射去。
夏啟甚至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那枚金色符文便已經沒入了他的眉心之中。
瞬間,他的身體猛地一顫,海量的資訊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瘋狂地湧入夏啟的識海之中。
這些資訊包含了氣血搬運、意志凝聚昇華、拳招意境的演化,以及氣血運轉的聯動法門等等。
這些資訊如此之多,如此之繁雜,以至於夏啟的腦海中像是被塞進了一座藏經閣,
這些資訊對於半步道君的他來說不算什麼,但此刻他卻是沒有神魂力量的支援,也無億萬念頭去消化,也就導致了夏啟一時間有些應接不暇。
這門拳法完美地融合了統御、霸道、雄勢、鎮壓、貴氣以及威德等諸多道韻,與夏啟所追求的帝皇之道不謀而合。
夏啟此刻也很明白,一門無比契合他帝皇之道的無上拳法《帝者皇心》,就此誕生了!這《帝者皇心》不僅僅是完美地契合了他的武道意志,更是將他所追求的大道進行了更高層次的昇華!這種融合的潛力,遠遠超過了他之前自己領悟的雛形。
與此同時,白鶴兒等人也開始挑選適合自己的武學。
白鶴兒挑選了一門蘊含著“陰陽化生”以及“歸墟引”的秘法上。
曳泉則在眾多功法中仔細尋覓,最終選定了一門契合“地脈合流”和“天象感應”的功法。
蘇木則選擇了一門名為“咫尺乾坤”的身法絕學。
此刻,當他們開始參悟這些功法時,他們所有關於武道的領悟、思考、以及自身大道的觸動與交融,都如同涓涓細流一般,源源不斷地灌入到了謝缺的腦海內。
武宗洞天最深處,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在此模糊。
謝缺盤坐於一片混沌氣旋中央,他眉心那道燭龍之瞳此刻正微微開闔,流淌著淡金色的輝光,倒映著輪迴福地“津門城”中發生的一切。
此時,他的嘴角勾起的那一抹滿意的弧度,顯示出他對眾人的表現十分滿意。
四人踏入輪迴福地後,便開始了各自的修行之旅。
儘管他們的主要目的是修煉武學,但謝缺卻在一旁觀察,將四人所領悟的大道都學去了個七七八八。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積累,謝缺才能夠為夏啟量身打造出一門如此契合的武道絕學。
當他看到自己的心血之作終於完成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愉悅之情:“妙哉!”
謝缺對這四人的評價極高,他們皆是地仙界的人中龍鳳,擁有成為大道種子的潛力。
他們在福地中的每一次領悟、碰撞和創造,都如同為他開闢了新的道田,播撒下不同的道種。
而這輪迴福地,也確實如他所料,成為了他武道修行的最佳“資糧場”。
當白鶴兒、曳泉、蘇木三人在漁幫觀瀾閣開始參悟各自挑選的頂級武學,
並將心神沉入其中時,三道性質迥異卻都無比精純的“道韻”,瞬間穿透了福地的屏障,精準無比地匯入謝缺眉心的豎眼之中。
“混元大道……果真有趣!”
謝缺微微點頭,隨即腦中換了一縷道韻開始參悟:“天地脈動,勢隨念轉。”
“也不知曉這‘上蒼’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宗門,不過以其之道而言,恐怕也只能是被限制在半步道君,永遠無法結成道果。”
謝缺沒有去看最後一縷道韻,而是繼續研究著這縷“大勢之道”。
“空間大道的話,大虞天君也是沒有什麼太大進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謝缺明顯感覺到自己對多種大道的理解在緩慢而堅定地加深、融合。
他彷彿看到了通往最終證道的道路,在他眼前逐漸變得清晰、拓寬。
與此同時,夏啟在得到《帝者皇心》後,毫不猶豫地向秘宗告假,申請閉關修煉。
與其他密武相比,他深知這門《帝者皇心》才是最適合他的武道絕學。
他深知這門量身定做的絕世武道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和潛力,需要他全心全意去領悟和吸收。
與此同時,白鶴兒、曳泉和蘇木也都在漁幫閉關修煉。
此刻,青龍長老獨自站在觀瀾閣的窗前,靜靜地凝視著滔滔江水。
他的眼神深邃而難以捉摸,彷彿蘊含著無盡滄桑。
“帝皇、混元、天地大勢……還有那幾個小傢伙身上的‘非此界’氣息……”
青龍長老喃喃自語道:“這津門城,這大周,怕是要變天了。老夫此舉,究竟是福是禍呢?”
他似乎在夏啟等人身上,看到了超越此界規則的可能性,他的贈予,或許也是一種投資或觀察。
此刻,謝缺也是滿意地收回感知:“種子已播下,養分在汲取。”
“接下來,該看看他們能在福地裡成長到什麼地步,又能為我結出怎樣的‘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