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神霄門,也是海外諸宗最強大的。其悠久歷史還在那晉朝之前。
“我是為了王爺,而且我和神霄門已經沒有關係。”
楊天海笑道。
他為神霄門棄徒,遠赴神州,看到寧王后,就知道他絕不甘心,做一個守邊的王爺。
太子的駕崩,讓他看到了希望。
這幾年來,出謀劃策,幫寧王做了太多事。
比如拉攏朝廷大員,謀劃戰略。
而且寧王確實優秀。
“不知太祖泉下有知,見到大夏陷入內戰,會不會怪罪本王,罵我不孝子。”
楚蒼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太祖。
“太祖不會怪罪王爺,因為只有王爺才能當一位優秀君主,王爺只要將這大夏江山建造的比太祖時期,更為強大,太祖也會欣慰。”
楊天海道:“至於皇位上的那位小皇帝,他撐不起大夏江山,皇位不是他能把控的,在他手中,大夏無法富強。”
“就你會說話,好了,一切等到了帝京在說。”
楚蒼道:“我那大侄子,現在該瑟瑟發抖了吧。”
乾天府。
乾州州治所在。
風沙滾滾。
戰馬嘶鳴。
神機,天威以及勤王大軍狂奔而來,已隨常宇進入到乾天府。
乾州州牧李寅,在見到常宇到來後,也是鬆了口氣。
這段時日,他承受的壓力太大了,寧王的兵鋒讓他很無力,各地大軍根本沒有辦法和寧王去打,只能且戰且退,收縮力量於乾天府。
常宇的到來,也讓他知曉,決戰將會這裡開打。
“見過常國公。”
李寅在對常國公行禮。
“李大人,不必多禮。”
常宇一進入乾天府城後,立刻接掌兵權。
李寅並無意見。
威名赫赫的常國公,也只有他才能鎮住人心,提升士氣。
“我愧對陛下啊,沒能擋住叛軍。”李寅很羞愧。
他對楚峰其實並無太多感情。
但當年,他不過寒門出身,是太子提攜看重,發掘出他的才幹,對他有再造之恩。
而成通天后,外放乾州,成為封疆大吏。
“如今之局面,李大人做到這一份上已經很好,陛下並無怪罪,寧王也不是李大人可以抵擋的,他用兵之強,不遜色於太祖。”
常宇道:“寧王在等著我的到來,我一來,他就要進攻了。”
“李大人,聽我命令,以乾天府城為根基,朝外佈置九道防線。”
“是!”
正如常宇預料。
他的到來,就是乾州大戰的訊號。
乾天府外,寧王大軍已經開拔。
這次為攻乾州,除了留守北境和奪取各州,以及用來和朝廷軍對峙的兵馬外。
寧王也是調動了最精銳的大軍。
“該要會會常國公了。”
楚蒼道。
“來了!”
乾天府城,常宇登高望遠。
他已經感受到地面隆隆的震動,大軍行動的動靜,卷著無窮的風沙形成颶風朝著這裡推進過來。
“常國公,叛軍將至,此戰我們該怎麼打?”李寅詢問。
“叛軍氣勢洶洶,正是兇狠時刻,依據府城堅固,和他們進行攻守戰,九道防線要讓他們一道道打破,全軍將士,聽我號令,挫其寧王兵鋒。”
常宇嚴陣以待。
以神機天威為主心骨,鞏固調動而來的各地大軍。
常宇很清楚,當今的戰爭局勢也早就不是寧王剛起兵的時候,即便是他親自到來,可也難以和寧王進行真正的正面開戰。
他只有守住,乾天城。
王翦應該也到了天庸關,掌控局面,讓他並不擔心。
他也很憋屈。
以他的性格,其實並不怎麼喜歡打攻守戰。
他擅長進攻。
在寧王的身邊,同樣也匯聚著大量強者。
開國六國公,以及二十八侯。
李國公投靠寧王。
二十八侯中,也有不少加入到了寧王的陣營中。
甚至在西境那邊,也有部分世家強者,暗中或明面也投靠到了寧王陣營中。
自大夏開國以來,並無再封國公。
這些投靠寧王的侯爺,如果想要再進一步,成為國公,就要抓住這次機會。
寧王登臨帝位,就必然會對這些從龍功臣進行豐厚的獎賞。
“列陣!”
府城外。
寧王騎在一匹神駿的烈馬上,望著巍峨如天塹的府城,大手一揮,讓全軍暫且停下。
他的目光焦距在城牆上的一人。
“老國公,好久不見。”
楚蒼聲音攜帶通天之力,滾滾而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