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阿婆如今這光景,是沒有辦法到四方居和其他酒樓去對比一下這些酒樓的肉質是否有差別,但她懂得藉助別人的力量。
四方居生意火爆,其他酒樓必然受到衝擊,就連清溪鎮首屈一指的雲夢閣如今也是門庭冷落,這是清溪鎮最豪華的酒樓,它依山傍水,裝潢奢靡,原本是清溪鎮鄉紳大戶聚集的地方,可如今,風頭全被名不見經傳的四方居搶走了。
崔阿婆來的時候,雲夢閣的老闆賽老闆正在大發雷霆,看見一身粗布麻衣的農家老太太,她氣不打一處來,張口就罵道,“我們雲夢閣如今已經落魄到這種地步了嗎,一個鄉下老太太也能自由出入。”
她們這裡可不是誰都能來的,需得有她家特有的名帖才行,所以看見崔阿婆她深深地覺得被冒犯了。
夥計也是嚇破了膽,忙賠不是,“賽老闆,我這就把人攆出去。”
崔阿婆不慌不忙地說,“賽老闆,我知道我這個身份站在這裡汙了你的眼睛,可是再這麼下去,恐怕像我這樣的客人你們都接待不著了,所有人都在四方居呢。”
“我這雲夢閣以後能接什麼樣的客人還用不著你來指手畫腳,我這裡可不收留乞丐,把人給我攆出去。”賽老闆對怎麼可能聽一個村婦的話。
眼看著自己就要被丟出去了,崔阿婆也不敢再拿腔拿調,忙亮出王牌,“賽老闆,我知道四方居生意火爆的原因了,您想聽一聽嗎。”
這句話果然奏效,賽老闆給了夥計一個眼神,崔阿婆就被放開了。
賽老闆往椅子上一坐,舉手投足間都是利落幹練,她斜晲了崔阿婆一眼,不緊不慢地說,“說吧,你都知道什麼,若是敢狂騙我,你可就走不出這雲夢閣了。”
她聲音極低,語氣也溫柔,可聽起來總讓人覺得心頭髮毛,崔阿婆嚇壞了,可如今騎虎難下,她只有孤注一擲了。她聲音顫抖地提出了要求,“我可以告訴你,但是解決危機之後,你要給我一百兩銀子。”
賽老闆輕笑一聲,“胃口倒是不小,我倒要瞧瞧你這個邋遢的婦人值不值得一百兩銀子。”
觀察了賽老闆這反應,崔阿婆就知道自己賭對了,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賽老闆,大家都愛去四方居,是因為他家的肉口感比別家好。”
聽了崔阿婆的話,原本斜倚著椅子的賽老闆突然直起了身子,大發雷霆,“這是全清溪鎮都知道的訊息,你就想用這個方法誆我一百兩,你當真以為我雲夢閣已經落魄到誰都能來踩兩腳了嗎,來人,給我打死這個騙子。”
“同樣是雞,同一個品種,憑什麼他家的肉就好吃,還有那人人都嫌棄的兔子,怎麼一下子就成了大家趨之若鶩的佳餚,賽老闆不覺得這裡面有問題嗎?”
差點要捱打,崔阿婆只得歇斯底里地喊出這幾句話。
她說這些,賽老闆不是沒想過,她甚至還派人去暗中查探了一番,給四方居提供兔子和肉的那家人到底用什麼養兔子的,可他們沒有發現任何端倪。
她甚至想過出高價給那個叫青璃的村姑,讓她也給自己家供貨,可是那個不識好歹的女人,說她已經跟四方居簽了契約,未來幾年裡,她的兔子和雞隻供給四方居,這可把賽老闆氣壞了,但她又不能強買強賣,只能憋了一肚子氣回家。
崔阿婆的話讓她忍不住又去思考這個問題,她暗自想道,難道這肉裡面果然有貓膩,可我的人什麼也沒查到啊?
她抬頭看著崔阿婆,“這麼說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出在青璃他們家身上啊,她們家的玄乎事情可不止這一樁,怎麼看都覺得她們有問題。”崔阿婆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從青璃他們家下手。
賽老闆輕蔑地笑了,“說了半天,你還是什麼也不知道,你個臭老太婆,拿我當猴耍呢。”她雖是笑著的,可臉上的不耐煩已經溢於言表。她抬起一隻腳,搭在崔阿婆面前的椅子上,殺氣逼人,崔阿婆嚇得腿軟,終於不再賣關子,把自己的最新發現說了出來,“是水,是水的問題。”
“你要想和我做買賣就拿出態度來,把你知道的說出來,我可沒什麼耐心。”賽老闆雖是女流之輩,可她能在這個必須仰望男人鼻息生活的時代做出一番事業,可見她絕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崔阿婆不敢再賣關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青璃家的雞和兔子的吃食與別人家的毫無二致,但我發現他們從來都不出去擔水,家裡的用水都是靠院子裡的溫泉水,動物們的飲用水也是溫泉水,可照理溫泉水並不適合飲用。”
“你是說那些動物好吃,都是水的緣故?”賽老闆竟然覺得她說得有道理,他們什麼都查了,唯獨忘了喝水的問題,難道真的是那水的問題。
不管是不是,賽老闆都不會坐視不理,她的人生信條是,對於敵人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
既然唐青璃不肯把雞和兔子賣給自己,那就把她的溫泉拿下,她有的是錢。
“賽老闆,錢你是不是可以給我了?”看著賽老闆若有所思的樣子,崔阿婆覺得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成功激起了雲夢閣和四方居的矛盾,讓他們把矛頭都指向青璃,賽老闆不是善罷甘休的人,青璃的好日子到頭了,她得了一百兩,還愁女兒嫁不出去。
“哈哈哈,就說了幾句模稜兩可的話,還有臉問我要錢,不知死活的老太婆,打秋風都打到老孃頭上來了,識相的趕緊滾。”賽老闆橫眉怒目,需要的資訊已經到手,她才不稀罕跟這樣粗鄙的老太婆打交道,沒得降低自己的身份。
“塞老闆,我可是給你提供了別人都沒注意到的資訊,而且你身份尊貴,有些事不方便出面,我一個鄉下老太婆什麼事做不出來。”守寡多年的崔阿婆,最是知道,人要有用處才不會被棄之如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