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寬雖知道此事,卻並不準備說——他要宣傳科學,巴不得有一個寬鬆的書籍刊印、傳播環境呢,又怎會作繭自縛?
再說了,如今是明初,老朱興辦官學也不過十二三年,天下間識字的成年人還沒多少。
他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刊物發行後,能有多少讀者,又能獲得多少擁躉···劉寬正想著歷史上的“妖書案”,以及自家刊物的事呢,便聽朱元璋道:“你說宣揚科學,咱倒是想起一件事。”
“咱雖早已下令讓禮部徵召數算人才,整理、編纂數算相關的書籍,又讓地方官學增設數算科目。”
“然而當今天下,能勝任數算教師者終究太少,地方官學多以儒學教師兼任就罷了,咱家大本堂總不能也讓儒生教數算吧?”
“後世既然重視數算,你小子又是那什麼大學畢業生,數算之道肯定不差。不如便由你兼任大本堂數算教師,如何?”
‘不如何。’劉寬心想。
然而不等他開口推辭,便聽朱元璋接著道:“這數算課不必太勤,任務也不重,你小子可別再推辭了。”
聽朱元璋這麼說,劉寬有點無奈。
他知道,這大本堂的教師怕是不得不當了。
事實上他心裡也是有點想做這事的——畢竟教的都是皇子,每一個都可能對大明產生頗大的影響。
但讓他教數學卻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稍稍思考,劉寬道:“陛下,微臣可以到大本堂教書,卻不必教數算。”
“數算以前本就是儒家的一種學識,且歷朝歷代對數算之道皆有研究和進步。”
“大明承神州歷代數算先輩遺澤,數算之道已經頗為博大精深,數算人才即使少些,卻也不難找一個能教授諸皇子的。”
“畢竟皇子們若不是要專研數算之道,也無需擁有太過精深的數算知識。”
聽到這裡,朱元璋忍不住問:“你小子進大本堂若不教數算,卻準備教什麼?”
總不能教儒家經典吧?想起劉寬的大白話奏本,以及早先親自寫的那雞爬般的字,朱元璋莫名緊張起來——他那些兒子就算沒幾個有文才的,卻也不能讓這小子給帶歪嘍。
劉寬並不知老朱的擔心,微微一笑道:“自然。”
“自然?”
見老朱、小朱一時迷惑,劉寬便解釋道:“認識自然,是瞭解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科學領域的基礎。”
“在後世,孩子們剛上學時,便要學一門‘自然’,也稱‘自然科學’。”
聽完,朱元璋鬆了口氣,隨即便點頭笑道:“你這想法很是不錯——咱大明既然要發展科學、科技,皇子們不能不瞭解此道,便該多學一門‘自然’。”
“那今後你每日便到大本堂給皇子們上一個時辰的自然課,如何?”
每天上一個時辰的課?劉寬聽了頭皮發麻,不得不硬著頭皮道:“陛下,自然不需要上得這麼勤,每節也不需要上這麼久。”
老朱此時倒不強硬,問:“那你說該怎麼安排?”
“三日一堂課,每堂半個時辰足矣。”
第四更送到。
雖然沒存稿,但也做到萬字小爆發了,以此感謝諸位讀者朋友的支援!
感謝【小徑分岔的花園】的100起點幣打賞!感謝【氷鈺】的500起點幣打賞支援!說下,因為沒存稿,明天更新可能會拖到下午。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