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麻煩的是鄉村網點面對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時簡單的對話邏輯顯然是不行的。但是,ai大語言模型是支援進一步訓練的。
林遠都已經想到了,只要像自己剛剛的操作那樣,把當地的方言對話收集起來做成資料集,然後這份資料集只要涵蓋各個年齡段人群的對話特點。
比如:專門去收集下中老年人的對話邏輯特點,之後就可以把資料集餵給大模型,隨後就可以針對每個地方訓練出一份帶有地方特色的專用權重語言模型。
哪怕是虛擬的仙俠世界都能被訓練出一套專有的對話邏輯,更別說現實中本就存在的各個地區了。
之後呢?林遠接著腦補。
大爺大媽們會覺得視窗上那些套著人造矽膠皮套的機器人更加親切,因為這些機器人不會給他們甩臉色,還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耐心指導。
然後,無人化24小時銀行就誕生了。
這套邏輯應用到所有的服務類行業,那特麼不是一大票人就不被需要了。
林遠有些恍然,他分不清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因為這套邏輯發展下去會有一個恐怖的邏輯——機器人來管理人類是不是會更優秀。
這不是林遠的憑空想象,因為以他的經驗來說,他對於“人”這種生物實在是沒啥信心。至少對於機器人來說,對於矽基生命來說,只會有bug,但不會有謊言。
謊言,是人類社會的毒瘤。
林遠一時間覺得自己腦子快要炸了。
“哎,我為什麼要有顆悲天憫人的心。”他只能這麼自嘲。
在外賣行業他可以透過開源演算法,以及引入演算法稅的概念,提前堵死巨頭碾壓個體的路。
但是在其它行業呢?天底下那麼多細分行業,堵的過來嗎。更可怕的是,就算龍國堵了,可要是國外放開了呢。
一旦國外徹底放開,那在ai加持的強大生產力之下,人力是渺小的。
試問,在一個演算法完善的機器人廚師面前,人類廚師算個球呀。
別扯什麼人類燒菜有特色,只要上了圖靈測試全特麼給你幹個稀碎。
只要在你面前掛了一塊幕布,只要ai演算法足夠完善,只要機械和電控跟上ai的發展步伐,你是不可能知道幕布背後的是人還是機器人。
就像按照可口可樂的配方一比一配製出來的飲料,你怎麼把它和可口可樂區分出來。
忽然,林遠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不能被替代呢。
他想起了那句話--碳基的使命是孕育出矽基?“扯淡!!!”算了,他最後懶得去想了。
林遠這一刻的感覺,由於幾百年前的人類面對茫茫大海,鬼知道前方的大海中藏著什麼,鬼知道遠方的大陸上有什麼東西,鬼知道地理大發現會帶來什麼。
這一刻,他由於站在人類工業文明開啟的那個時刻。
工業文明帶來了美好,可也帶來了紛亂。
這個世界,終究是要變天了。
林遠最後收回思緒,他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活到見證那一刻的時候。所以,還是先把眼前做空的事情完成了吧。
馬內,小錢錢,才是此刻最接地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