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挺理解對方的,因為ai是通用工具,那麼問題來了,因為通用性,ai就必須適配各個行業以及各種使用場景。簡單來說,ai就是個面向未來的工具,而工具最後的價值體現在於被使用。於是最後的問題變成了:工具如何能被正確使用。
眼下ai語言大模型被用到最多的,也就是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內容創作,還有就是醫療、金融、法律等等。總之就是涉及文字資訊轉換,以及資訊檢索和分析的場景。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些場景涉及那麼多的大行業,大行業之下還有n多的不同應用場景。那怎麼可能指望一家公司就可以涵蓋所有這些場景。
所以musk的策略很簡單--構建一個通用平臺,開放給全世界,降低ai語言大模型的轉入門檻,然後讓更多的人和組織參與進來,進而擴充套件這個ai大平臺的應用範圍。等於是利用開放性來吸納全世界的力量一起給openai這個開放平臺添磚加瓦。
原本一切也確實是這樣發展的,可是在巨硬這些曾經的科技企業如今已經是事實上的老錢們加入進來後,一切都變了。
從musk的原話分析,蓋茨的想法顯然是路徑依賴,透過默許盜版來佔據市場,這是當年pc軟體時代走過的一條成功之路。
可是現在的世界早就已經變了,盜版確實幫助pc軟體佔據了市場。時至今日,鷹國的各類大型基礎軟體以及工業類軟體仍舊牢牢佔據著頭部市場,並且還是不可撼動的地位。
但還是那句話,ai需要的是開放,ai語言大模型的護城河是易用性以及適配性。
在ai技術迭代如此迅速的當下,musk不認為鷹國的研發效率還能在全球競爭中領先,所以用開放的姿態去白嫖全世界的力量才是正途。而且這樣還能落得個開放包容的好名聲。
至於盈利的問題,那是水到渠成的。ai領域的盈利真就是花香蝴蝶自來的邏輯。
musk原本都想退出openai另起爐灶了,但是眼下林遠的開源舉動重新讓他看到了希望。
林遠強行開源之後確實給openai造成了眼前的損失,當然這是蓋茨們認為的損失,musk就可以以降低損失為名接手眼前的爛攤子,然後就可以找到理由——反正都已經被開源了,已經無法挽回了,我們乾脆回到open上去,就說成是我們默許林遠開源的唄。
musk的邏輯很簡單:既然演算法已經被開源了,那就乾脆在外賣演算法這一塊做一個開源分支,就以普惠世界為口號,推動這個分支的開源發展,然後收穫聲譽,重新在股票市場收穫信心,股價自然而然就會回升。
林遠很認同musk的這個邏輯。
如果外賣演算法這個分支的開源之戰走成功了,那musk不就可以把成功經驗推廣開去,重新推動openai迴歸初心——迴歸成立時的初衷,名副其實的open。而不是現在被狂噴的closeai。
林遠忽然覺得,自己好像是替musk做了件對方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musk顯然早就想把openai徹底開源,但是他顯然不能這麼幹,因為他那個位置不能無所顧忌。也難怪他會支援林遠的開源舉動。
忽的,林遠忽然意識到一點--musk不會是故意攛掇自己開源的吧。
因為林遠相信,以musk的經驗不可能不知道tesla外賣的開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那對方為什麼不提前和自己預警呢,甚至連一點提醒都沒有。
如果是好朋友,即便認為對方做的事情是對的,可是當這件事情會導致極大麻煩的時候,難道不該提醒下嗎。
而事實上musk從頭到尾就是支援林遠開源,而沒有事先給林遠預警半個字。
林遠腦中不得不浮現出一個猜想--musk就是想讓自己強行開源。特麼自己搞不好被對方當了回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