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地松沼澤多,日軍機械化部隊難以深入,但陳捷華他們的物資補給也成了大問題。
當時空間裡只帶了武器和彈藥以及藥品,沒地方帶乾糧,失策。
兄弟們的乾糧吃完後,只能吃野菜。但沒人抱怨,因為大家都很興奮,一千多人突襲了鬼子的機場,戰果輝煌,積累了幾年的鬱氣彷彿一掃而空。
現在更嚴峻的是天氣。
7月末的華北正值雨季,連日暴雨導致團泊窪附近嚴重淹水,許多小路被沖毀。
先一步撤退到南邊的於學中利用自己對這邊地形的熟悉,帶著小分隊繞道返回,成功接應了被困的眾人。
眾人在新海縣簡單休整。
陳捷華的能力再次重新整理眾人的認知,“你居然還是醫生?”
“我如果說我的主業是醫生,你們信嗎?”
陳捷華花了點時間,麻利而熟練的給重傷的兄弟做了手術,金貞姬自然成了臨時“護士”。
重傷員穩定後,安排朱慧吾的“紅中組”成員將重傷員向南轉移到淮陰,交給萬福麒照應。
輕傷的簡單包紮、消炎,跟著大部隊向山東石臼所港轉移。
7月18日夜裡,眾人與天樞艦隊接上頭,上船,老周指揮艦隊向南邊開去。
接下來向哪走?
次日午後,一路奔波勞累的眾人睡醒起來,陳捷華帶著周永素、於學中、高運鵬以及劉峻澤一起開會商議。
首先放棄向北回東北的選項。
關無痕那邊已經增補了兩萬多的兄弟,兵強馬壯,這邊現在一千人不到,過去也就是錦上添花。
剩下的選項,好幾個都被否決,比如高運鵬提議去上海,被陳捷華否決。
自己有歷史知識,日本海軍和陸軍即將聯合進犯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就在今年,這一千不到的弟兄,去“淞滬絞肉機”填空可不划算。
老周提議去臺灣,也被大家否決。
臺灣南邊現在是蔡賢初“天璣組”(原十九路軍精銳)的地盤,在美緒的暗中操作下,和臺灣的日本駐軍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兩邊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這一千人過去,破壞平衡不說,關鍵用處也不大。
最終大家在兩個選項中搖擺不定,第一個,跟老周的艦隊去南洋找個基地秘密特訓,第二個,在福建、江西、浙江交界的山區找個地方特訓。
“去福建吧,這樣補給方便,而且和高雄那邊的部隊遙相呼應,相互有個照應。”陳捷華最終拍板。
“福建那邊,民國22年的時候給劉尊民同志送過一次材料,那邊的革命根據地現在應該是荒廢了,可以先去那看看,位置很好。”
接下來的時間,陳捷華絞盡腦汁編寫“特種部隊”訓練綱要,等部隊找到合適的地方,讓老於帶著大家進行訓練。
至於器材和特種兵需要的物資,陳捷華和老周躲在船艙裡一起畫圖研究,由老周帶回美利堅去生產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