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地面抵抗也比想象中頑強,臨時構築的反坦克炮陣地,也開始向他們襲來。“燃燒彈投放,我方炮陣,向暴露的陣地火力覆蓋!”
姜誠一聲令下。
緊跟在戰機後方的轟炸機立時得到命令,向那些暴露出陣地不斷俯衝,丟下致命的燃燒彈。
高達幾百度的火焰,瞬間把工事內的鬼子變成了焦炭——
幾輪攻擊後,所有的反坦克炮陣地被摧毀。
劉湘下令手下帶領著步兵趁著硝煙迅速推進,他們利用坦克的掩護,不斷接近日軍防線。
炮塔在轟擊,步兵則是架著槍,掃射那些端起擲彈筒,或者是抱著炸藥包打算衝上來的步兵。
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
坦克和步兵相互掩護,步步緊逼,日軍的抵抗越來越弱……後方的日軍指揮官意識到,他們恐怕得繼續後撤了。
“這些可惡的支娜人,他們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團結一致和強大?”
“天皇在上,我們,我們一定要獲得最後的勝利!”
然而口中雖然放著狠話,他們卻只得選擇繼續後撤。
日軍戰地記者在日記裡寫道:陽光下,無數焦黑在升騰起嫋嫋白煙,細看方知是斷肢挑著破碎軍旗。
一仗之後,第四、第六師團,以及神風飛行隊幾乎全軍覆沒……帝國軍損失慘重,恐無法在正面戰場取得任何優勢。
此役過後,日軍終於明白,有些民族脊樑是鋼鐵都無法丈量的。
而他們,將不得不面對來自華夏五湖四海的仇恨和戰鬥。
戰鬥,在江河湖海間戰鬥,跨洋過海去戰鬥,讓京都、東京、大阪……乃至那島國的每一寸土地戰鬥!誓要讓每一朵櫻花染上鮮血,也要讓這些可惡的鬼子,嚐嚐流離失所,失去至親的味道。
此時,源源不斷的軍隊,依舊從各地不斷趕來,連這些曾經囂張至極的入侵者都沒想過,曾經分崩離析,相互鬩牆的各方軍閥,也有團結一致,共同奮進的一天。
他們以為自己的武器足夠先進,他們以為自己的經濟實力足夠強大……他們甚至在進攻之前,還在以各種各樣的示好,企圖拉攏些內奸,把尖刀朝向彼此,幫著他們建立所謂的大日本。
可他們從沒想過,華夏民族的精神,是從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精衛填海,愚公移山而來,歷經幾千年,從未褪色改變——
就算平時打得再兇,一旦外敵入侵,所有的華夏兒女將會團結一致,共同抗擊直至戰勝任何膽敢挑戰的敵人。
“這次,輪到我們來了。”
偌大的廳堂內,五湖四海聚集而來的將士們,一個個恭正肅穆地站著。
每張英氣的面龐,都洶湧著仇恨和戰鬥的強烈願望。
犯中華者,雖遠必誅!
勝利,終將屬於華夏!(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