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從新興裡打到漢城

第29章 長津湖戰役大概經過

(沒多少章長津湖戰役就要正式開打了,有興趣的可以大致瞭解一下,本書會有重點參考。)(注:篇幅較長,不想看的可跳過,晚上十點還有正文劇情的更新,不會水過去一天的,放心哈。)總:志願軍九兵團於1950年11月7日入朝,27軍跨過鴨綠江後第1天夜裡凍傷減員就達700人。

11月13日,中江鎮,27軍79師237團三營召開連以上幹部開會,遭遇美軍飛機轟炸。

20多人被燃燒彈燒死,與會14名營連幹部全部陣亡。

這也是第九兵團入朝的第一批陣亡人員。

當時志願軍的情報顯示,在長津湖地區,美軍只有兩個團加一個前進指揮所。

於是9兵團部署,由27軍攻擊美2個團,20軍負責截斷美軍各部交通聯絡並攻擊美前進指揮所。

而26軍在中朝邊界作為兵團總預備隊。

原計劃是11月25日晚和西線一起同時發起進攻。

但由於天降大雪,部隊行進困難,再加上美軍飛機轟炸,幾乎所有的汽車全被炸燬,後勤轉運跟不上。

其中26軍在後來行軍過程中,所屬炮兵也全被炸燬。

這也是26軍在其後戰役中戰果悲催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後,戰役發起時間推遲到27日晚。

而到了11月26日,美軍的實際兵力是:在新興裡是美7師31團前進指揮所、31團三營、一個炮兵營,一個自行高炮連。

在新興裡西北面的內洞峙是32團二營、31團重迫擊炮連。

新興裡南面的後蒲是31團團部、一個坦克分隊、一個工兵連,外加一部分韓軍。總計有4000餘人。

下碣隅裡是美陸1師前進指揮所、陸戰1團三營、陸戰7團二營一部、炮11團二營、兩個工兵營、一個坦克分隊。

另外還有後勤部隊,海軍空軍陸軍聯勤通訊部隊及一部分韓軍,總計3900多人。

在柳潭裡是美陸戰7團、陸戰5團一營二營、炮11團三個營及一部分韓軍。總計8600多人。

陸戰1師的其他部隊則在長津湖以南的富盛裡、古土裡至真興裡一線。

至此長津湖地區的美軍已比九兵團預估的多了一倍。

另外長津湖西南的社倉裡則有美3師7團,長津湖以東則有美7師和韓3師部隊。

海面上還有美海軍7艘航母以及美遠東空軍提供空中支援。

戰場情報不準確,對美軍火力優勢、機動能力認識不清,對極寒天氣準備不足。

戰鬥還沒開始就已經註定了九兵團難以磨滅的傷痛。

11月27日:白天,柳潭裡的美軍發起進攻,遭到了志願軍的強力阻擊,美軍前進不足1.3公里。

但這也引起了美陸1師警覺,當即在柳潭裡佈置好了環形防禦圈。

晚,9兵團發起全線進攻。

27軍79師、20軍89師267團猛攻柳潭裡,激戰一夜佔領柳潭裡部分高地。

但此處美軍為美陸1師主力,第二天白天美軍在飛機、坦克、大炮配合下發起反攻,多處陣地丟失。

此後幾日兩軍一直反覆拉鋸爭奪。

80師佔領分隔新興裡與內洞峙之間的高地及新興裡周圍的高地。

81師242團佔領分割新興裡與後蒲之間的1221高地。

27軍94師281團在鴨綠江邊的惠山方向與美7師一部對峙,另2個團在柳潭裡做預備隊。

81師241團、243團在新興裡以東的赴戰湖方向監視美7師和韓3師部隊。

20軍59師175團攻擊柳潭裡至下碣隅裡之間的1419高地,未果。

第二天拂曉再次組織進攻時遭遇美航空兵投擲凝固汽油彈,死傷慘重。

177團佔領柳潭裡至下碣隅裡之間的死鷹嶺和西興裡,但攻擊德洞山口未果。

德洞山位於死鷹嶺旁,為此處主峰,山高路險,又能受到下碣隅裡105榴彈炮群不間斷支援,始終未能攻克。

其後來成為柳潭裡美軍撤退的有力支撐點。

60師178團、179團佔領古土裡至下碣隅裡公路兩側的高地,而180團則進至古土裡以南的黃草嶺。

89師265團、266團進至社倉裡。

58師原計劃是進攻下碣隅裡,但由於地圖錯誤無法翻山越嶺導致多繞行了70公里,無法按時發起進攻。

此一失誤導致下碣隅裡的美軍在28日有一整天時間構造了6公里長的防禦圈,造成九兵團無法挽回的後果。

11月28日:拂曉,柳潭裡的美軍即開始向死鷹嶺進攻,下碣隅裡的陸戰7團二營一部向西興裡進攻,59師兩面受敵。

同日白天,後蒲美軍向1221高地進攻,但被81師242團阻擊,美軍未能突破被迫退回,隨行韓軍潰散。

美7師副師長豪斯准將搭乘一輛坦克以協調援軍為由獨自逃回下碣隅裡。

晚,80師猛攻內洞峙和新興裡,次日拂曉內洞峙美軍撤至新興裡。

撤退過程中美7師31團團長麥克萊恩上校受傷並被俘,4天后傷重不治。

31團級戰鬥隊由32團一營營長費斯接任。

下碣隅裡方向,58師發起進攻,集中全師火炮,18門82迫、54門60迫,備彈90發和120發開火。

天可憐見,這跟美軍一個團的火力相比都是天差地別。

美一個團裝備5輛坦克、12門107迫、24門75無後坐力炮、30門81迫及89毫米火箭筒若干,備彈無數。

作戰時還配屬一個炮營18門105榴彈炮。這一晚下碣隅里美軍就發射了8000多發炮彈。

當晚172團佔領東山及附近高地。173團一度突破機場防線,但終究因火力太弱無法擴大缺口。

持續進攻中,部隊傷亡過大,至第二日拂曉退出戰鬥。

還是當晚20軍89師主力在社倉裡同美3師7團交火。

11月29日:白天,下碣隅里美軍猛攻東山1701高地,楊更思就犧牲在旁邊的小高嶺高地。

晚,美軍以火炮和夜間戰鬥機覆蓋轟炸東山陣地,至58師無法集結進攻。

古土裡方向,由英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1突擊隊,及美陸1師兩個步兵連,兩個坦克排和其他火力單位組成特遣隊北上支援下碣隅裡。

被60師178團、179團圍追堵截,最終300多人、17輛坦克突入下碣隅裡,300多人傷亡,剩餘237人於30日上午8時向179團投降。

11月30日:白天,下碣隅里美軍繼續猛攻東山1701高地。

晚,58師組織剩餘力量從東山陣地進攻下碣隅裡,終因攻擊點少,缺乏後繼兵力沒能突破。

此後東山高地58師與敵一直反覆爭奪至12月5日晚,58師的血都在這裡流乾了。

同日晚,27軍集中80師238、239、240團,81師241團4個團以及全軍所有火炮圍攻新興裡。

12月1日:柳潭裡美軍全面突圍,向死鷹嶺進攻。

27軍79師佔領北段公路西側高地,94師佔領北段公路東側高地。

但79師已經疲憊,94師在冰雪中凍了幾天已經減員數千人,反被美后衛部隊阻擊。

沒能如期趕到預設陣地,79師獨力難支無力阻擋美軍撤退。

下午,27軍攻入新興裡,繳獲“北極熊團”團旗。

美7師決定突圍但指揮混亂,下午4時後蒲的美軍就撤回到下碣隅裡,導致突圍美軍無人接應。

費斯中校在指揮突圍時被擊斃,美軍潰散越過冰面逃亡。

至12月2日凌晨4點戰鬥結束,此役實際殲敵2000餘人,1050人逃回下碣隅裡,其中只有385人是全須全尾。

而81師242團5連全部凍死在阻擊陣地上,此為第一個“冰雕連”。

美7師31團級戰鬥隊被殲,1是實力浮誇,雖然有“北極熊團”稱號,但實際戰力就是普通美陸軍水平,不能與美陸戰1師相比。

這也是九兵團調整作戰後決定先拿他開刀的原因。

2是防禦鬆垮,兵分三處駐防,一開戰就被分割。後來雖有兩處合兵一處,但沒有組成環形防禦圈,防線成帶狀分佈,繼而被27軍突破。

3是指揮錯亂,確定突圍後,後蒲部隊接到命令提前撤退導致突圍至此的部隊沒有接應。

4是戰鬥意志薄弱,最高指揮官遠遁戰場之外,兩任戰場指揮官陣亡後第三任指揮官放棄指揮,一千多人逃跑,剩餘部隊各自為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