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揪……啾啾……”
十一年式輕機槍那獨特的聲音響起後,立刻就引起了蘇耀陽的注意。
他指著遠處正以一種上氣不接下氣般的模樣射擊的火力點,好奇的問:“老李,那就是小鬼子的歪脖子機槍嗎?”
“歪脖子?”
李高遠不禁微微一怔,隨後似乎想起了什麼,忍不住笑了起來,忍俊不住道:“你說得還真的挺貼切,那玩意確實挺像歪脖子的。不過人家正式的官方稱呼是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
“這玩意效能怎麼樣?”
“怎麼說呢,效能確實挺糟糕的,遠不如咱們的裝備的捷克zb26式輕機槍,咱們那款捷克機槍的優點比起日本人的歪脖子可強的太多……”
或許是這種小規模的戰鬥並不能引起李高遠的關注,亦或是別的原因,現在的李高遠是儘可能的找到機會就給蘇耀陽灌輸一些戰場和槍械方面的基礎知識。
在李高遠的講解下,蘇耀陽也意識到了自己往日對戰爭亦或是槍械方面的錯誤。
就拿抗戰期間中國軍隊裝備最普遍的捷克式輕機槍來說,它採用的20發的彈匣式的供彈方式,而且彈匣至始至終是直的。
後世的影視作品裡那些摟著裝備了一個長長的呈弧形彈匣的捷克式輕機槍根本就不存在。
如上圖這般的捷克式輕機槍的彈匣其實是五六式衝鋒槍的彈匣,因為我國五六十年代以後早就不生產7.92毫米子彈了,所以才用五六式衝鋒槍的彈匣替代的。
倆人一邊觀戰一邊閒聊,但讓倆人感到吃驚的是,即便日軍的十一年式輕機槍加入了戰鬥,但那面城牆的四名守軍面對日軍的攻勢卻絲毫不落下風,依舊打得有聲有色。
看到這裡,就連李高遠也吃了一驚,他仔細觀察了好一會,喃喃道:“好傢伙,了不得啊,蘇老弟你弄來的這款步槍火力是真的猛。”
“是半自動步槍。”蘇耀陽提醒道。
“好吧,不管是什麼步槍,總而言之,有了這款步槍,咱們打退小鬼子的攻擊更加沒問題了。”
蘇耀陽卻依舊有些不滿足:“對了李老哥,小鬼子的機槍都開火了,咱們的機槍是不是也該動彈一下了?”
“你急什麼。”
李高遠搖搖頭,耐心的解釋道:“你發現沒有,現在小鬼子也就動用了一挺機槍,其他的機槍和擲彈筒依然沒有動彈,他們都等著咱們先動呢。
只要咱們暴露了火力點,我敢保證小鬼子的擲彈筒和其餘的機槍火力一定會第一時間打過來。
現在戰鬥才剛剛開始,一旦咱們的火力點損失過大,接下來咱們還怎麼打?”
“哦……這裡頭還有這麼多門道啊。”蘇耀陽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髮,都說隔行如隔山,自己以前看影視劇的時候全都是不管不顧的無腦衝鋒,感情這玩意都是騙人的。
看著前方噼裡啪啦打得正熱鬧,蘇耀陽心中又動起了念頭。
自己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兵力太少了,一百多號人對於南京城內的數萬日軍來說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一旦日軍的增援部隊抵達,己方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自己到哪去拉人頭呢?“不對……南京城裡還是有許多被打散的潰兵的,甚至還有不少被俘計程車兵,要是能扒拉一部分過來就好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