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停戰協議還在議定中,雖然戰事停止了,依然回不了上海。
中華航空也還處於停業狀態、
方文趁著這段時間的空閒,做著自己的事情。
給航空司的劉教員寫信。
給嶽金萍發電報。
還有等待東北軍那邊的回電。
同時,也和霍華德一起,對那架potez 25進行了檢修。
機腹部被開啟,霍華德鑽進去檢視。
“太黑了,方,把“flashlight”給我。”
flashlight是這個時代手電筒的英文,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那玩意效能不咋地,只能維持短暫的光源照明。
方文在工具箱中翻找,取出一個拳頭大葫蘆狀的鐵皮器物。
這就是早期的手電筒,上面有一個壓扣,壓下去,就能讓前段燈泡發出光亮,但不持久。
霍華德接過手電筒,對準機腹部照射,每隔幾秒就會鬆開壓扣,重新按下。
在光源照明下,他檢查著飛機內部。
“法式的軍機看起來有點粗糙,我都不明白它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強的動力。”
“方,我只知道發動機在漏油,但我找不到問題在哪,要不你來。”
霍華德蹲下,將手電交給方文。
方文站起,上半身鑽進機腹,藉助手電的光亮觀看。
potez 25內部結構看起來很複雜,碩大的發動機管線密佈。
說實話,在發動機沒開機的情況下,方文也看不出什麼來。
他從機腹退出。
“發動機還能用嗎?”
“可以用,但啟動後用不了多久就會熄火。”
“給它加油,發動試試。”
方文說完,順著登機梯爬上前駕駛位。
過了會,霍華德在下面喊道:“行了。你試一下。”
方文啟動發動機,同時進入了機械感知狀態。
頓時,感受到了飛機內部的情況。
發動機在劇烈震動,緊接著真的熄火了。
感知中,方文察覺了問題所在。
起因應該是上次轟炸時進行的改造。
當時並不瞭解這架飛機的機修師,改造了掛彈器、投彈連桿、機槍發射裝置。
這些改造,改變了飛機內部的部分機械執行結構。
一根連桿在運動中,破壞了旁邊的燃油管路。
燃油管路的破裂,導致燃油輸送問題,從而在活塞式發動機啟動後沒多久就會熄火。
除此之外,因為裝置的老化,活塞式發動機還有其他問題。
比如:燃油泵有些不影響發動機執行的小故障、燃油濾清器堵塞需要清理、火花塞和點火線圈有磨損情況,氣門和氣門座的密封性不良,活塞、氣缸、曲軸等部件的磨損。
這些問題加起來,才造成了potez 25現在的情況。
難怪飛行員直接放棄了坐火車回去,這種情況太複雜了,一般機修師會給飛機定下死刑。
確定了飛機問題後,方文感覺可以修,畢竟他駕駛過這架飛機完成了轟炸,整體效能上沒有問題。
問題是對方會開什麼價呢?到下午的時候,方守信急衝衝從外面回來。
他直接來到機場露天停靠的potez 25邊,報告道:“少爺,我去了趟電報局,北邊有回電。”
方文連忙從機腹鑽出來,不顧手上的機油,接過電報紙。
上面寫著。
【報個價吧。】
就簡單的4個字,卻代表著有機會將potez 25買到手。
但生意嗎,得拿捏著進行,可不能讓對方以為有大利可圖。
他想了下,寫了幾行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