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吊燈的金色光瀑籠罩著華懋飯店孔雀廳,空氣裡浮動的雪茄煙霧與香檳氣泡在此刻驟然凝固。
艾莎公主立於宴會廳中央,她剛剛用清晰到足以刺穿爵士樂隊餘音的音量宣告:“盤尼西林專利的轉讓費為,一億英鎊。”
這個數字在1938年的世界堪稱天價。
當時美國最先進的b-17轟炸機單價僅需20萬美元,一億英鎊足以組建兩千架規模的戰略空軍。
放在華夏戰場,能把小鬼子揍得懷疑人生。
而同年英國全國財政預算不過六點三億英鎊。
一億英鎊幾乎要佔據日不落帝國大半個季度的財政預算。
更關鍵的是,盤尼西林此時仍只是實驗室裡的神秘物質,弗萊明雖在1928年偶然發現青黴菌的殺菌作用,卻因無法提純而擱置研究。
直到1936年4月,謝菲爾德大學的弗洛裡和錢恩才重啟該專案,距離量產仍有巨大鴻溝。
一個完全不知道未來的藥品居然開出這種價格,所有人都認為艾莎公主是瘋了。
就連陳陽也被她的報價所震驚,一個億啊,還是英鎊,除了華夏川渝地區,他何曾見過一後面跟著這麼多的零……
當然,艾莎的底氣源自那份編號“u-38-09-14”的機密檔案。
荷蘭烏得勒支實驗室詳細檢驗了泰勒送過來的最新菌株樣本,經過評估,由佛洛裡教授團隊培育出的高產菌株,其提純效率已達弗萊明原始樣本的三百倍。
也就是說,這款藥已經突破了瓶頸期,現在要研究的方向是大規模培育跟量產的技術。
這就需要化學博士錢恩的報告了。
但是,因為謝菲爾德大學停了盤尼西林的研發基金。
錢恩的工作也被擱置了下來。
而艾莎研究過評估報告後,深知此刻握著的不是藥品專利,而是未來戰場的“生命定價權”……
要知道,1944年諾曼底登陸時,十萬劑的盤尼西林讓盟軍傷兵死亡率驟降35%。
場中的寂靜彷彿持續了很久,但又很快被一個聲音打破:“上帝啊,你這簡直是搶劫!”
英國駐滬總領事卡爾爵士失聲喊道,威士忌順著顫抖的手指浸透白手套。
大英帝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全年預算不足百萬英鎊,而弗萊明作為英國子民,其發現理應歸屬帝國。
更令他憤怒的是公主的背叛,荷蘭王室與英國王室血脈相連,有這麼重大的發現理應跟英國皇室分享。
可她現在卻是坐地起價,居然還想賣一億的天價。
卑鄙的荷蘭人…
卡爾迅速收斂失態,將酒杯重重頓在侍者托盤上,向前跨出一步,燕尾服前襟的帝國勳章撞出輕響:“殿下是否記得,弗萊明爵士的論文正安靜地躺在聖瑪麗醫院的檔案室?”
“沒有英國科學家的基礎研究,謝菲爾德大學實驗室裡那些黴菌不過是發黴的甜瓜!”
“那本應該是屬於我們的成果,況且,文明世界的遺產不應該淪為商業籌碼。”
“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絕對不允許一粒菌種離開英國國土。”
果然,科學倫理不過是體面的遮羞布,北大西洋的皇家海軍炮艦才是終極議價籌碼。
亞細亞火油公司董事麥迪倫的雪茄灰簌簌灑落。
這位掌控遠東能源命脈的巨鱷,此刻腦中奔騰的不是盤尼西林專利,而是“油田股權換算公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