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書記看著面前厚厚一迭各地勞工組織寄來的信件揉了揉眉心道:“放這裡,我馬上處理。”
滬市勞工會,全稱是滬市工人聯合總會,簡稱總工會或是勞工會。
這是一個專門為團結工人為國家謀求利益的組織。
存在的時間很長,最出名的人物便是在民國十六年四一二反革命行動中,被杜老闆殺害之後埋在楓林橋的汪壽華同志。
杜老闆也因此被藍軍政府授予少將參議的職務。
後期杜老闆遠走港島,客死異鄉,老死都不敢回來,也就是因為這件事,害怕秋後算賬。
潘書記寫完手裡的稿子,放在一邊,然後拆閱起旁邊的信件。
剛剛開啟第一封,潘書記目光掃過,陡然,發現這一迭信件裡面參雜了一份奇怪的信件。
這封信跟別的信外表上並無不同,只是,在信封的左下角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符號。
這個符號在別人眼裡或許可能是因為意外滴落的墨水,然後不小心蹭到了衣服,
但在潘書記的眼裡卻是完全不同。
這個符號是蘇浙兩區游擊隊聯絡員傳遞緊急情報的暗語。
潘書記負責的是滬市情報網路,紅方內部有明確指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允許發生橫向聯絡,
也就是說,按照正常流程,蘇浙兩區游擊隊是要跟滬市情報組織的交通員取得聯絡,將情報轉交給交通員,
再由交通員交給潘書記的情報聯絡官,之後,才能由情報官把情報交到潘書記手裡,
這樣一來是多了很多流程,但也足夠安全。
可現在,對方卻直接用緊急聯絡密碼把信件直接寄到了勞工會,潘書記面色微凜,這是出了意外狀況了,而且,問題很嚴重。
顧不得別的,潘書記馬上開啟那封信。
信裡面的內容與別的工人組織要求的差不多,但要是經過特殊的密碼本串聯。
那麼,就會出現另一道資訊。
“下午六點半,梧桐路秋葉公園見面,十萬火急.”
暮色四合,路燈剛剛亮起,光線昏黃柔和。
秋葉公園一角,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八角涼亭,旁邊是幾棵枝繁葉茂的老樟樹和一個水流潺潺的假山魚池。
空氣中有淡淡的草木和溼潤泥土的氣息,遠處傳來模糊的城市背景音和偶爾幾聲蟲鳴。
涼亭邊上,一道身著普通的灰色工人裝,深色長褲的中年人翹著二郎腿,手裡拿著一份捲起的當日報紙。
他的目光看似在安靜地看報,實則眼角的餘光敏銳地掃視著周圍環境。
尤其是幾個人群擁擠的地點,這個時代沒有太多的娛樂,街坊鄰居收工之後最大的娛樂無非就是帶上孩子來公園裡面玩耍。
小孩子沿著公園草坪,綠道,嘰嘰喳喳的跑來跑去,大人則會選個地方擺上棋局與老對手對弈一番。
雖然棋藝不見得多高明,但畢竟也是一種消遣的手段。
中年男子目光流轉,身上氣息內斂,彷彿刻意的不讓自己暴露在別人眼裡。
暮色漸濃,中年男子看了看時間,此時距離六點半還有四分鐘。
噠噠噠,一陣高跟鞋的聲音響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