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著那塊肥肉的可不是我們一家。”“他要是死了,那地方姓什麼可就說不好了.”
滬市,法租界,十六行碼頭。
這是法租界最大的一個碼頭,大就代表油水多。
原本這裡是杜老闆門下四大金剛之一葉卓山的地盤。
滬市淪陷之後,杜老闆想著去港島發展,作為心腹之一的葉卓山自告奮勇先去港島打前站。
一朝天子一朝臣,葉卓山走了,想動這個碼頭腦筋的人自然有很多。
就連張老闆對它也很有興趣。
不過,最終是杜老闆跟青幫大字輩大哥曹老闆達成了協議,把地盤託付給了對方。
當然,這其中原因杜老闆也是經過深思熟慮。
其一,是曹老闆不像其餘大字輩元老那般實力雄厚,他那門下拿的出手的也就是許彪。
其二,杜老闆也是留了一手,要是葉卓山在港島混的不開心,想著回來,這塊地盤他出面還能要回來。
江湖上常說人走茶涼,那也得分走的是什麼人,至少杜老闆的面子在法租界還沒人能搏得了。
晚上九點,碼頭依舊燈火通明。
一輛黃包車穿過碼頭苦力聚集的工棚,來到碼頭側面一座夜市口。
黃包車伕將車子停穩朝陳陽點頭哈腰道:“老闆,您要找的地方就是夜市最裡面那幢小樓,不好意思,裡面路小,不方便進出,我就把您放這裡,您看成嗎?”
“您要是覺得不行,那我就拉您進去。”
陳陽也無所謂跟一個車伕糾結這些,抬手給他兩塊大洋,然後自顧自朝裡走去。
夜市裡頭人聲鼎沸,四處飄蕩著肉香味,就連炒菜師傅出手都是相當重口。
碼頭工人乾的是體力活,這裡的師傅自然是把工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做的菜都是油鹽偏重,主打一個量大管飽。
按照林學義之前留下的地址,陳陽一路走到夜市盡頭的一幢小樓面前停了下來。
小樓是木質結構,上下三層,底層有幾個穿著麻布褂子的漢子圍在一起聊天。
許彪管的這個檔口最大的收益就是剝削勞工的收入,簡單來說就是像後世勞務派遣這般,抽人頭稅。
這個時代的幫會比起後世那些公司可是狠太多了。
通常都是吃了上家吃下家。
就是不單要剝削勞工的錢,還得收商戶的錢。
當然,這個大頭是要上交給他上面的人,他們就是拿一些小頭。
這就是所謂的江湖規矩。
唯獨這個夜市不同,這就是屬於他自己的小金庫,所以,也特別重視,平時都會安排手下在外面巡邏,驅趕一些醉酒鬧事的人。
看到這群穿著粗衫短褂的漢子陳陽瞬間明白了林學義怎麼會找上他提議做什麼物資生意。
這個幫會看上去,的確是很窮啊陳陽走上前,朝著幾人一拱手:“勞駕,我來找許老闆,請通傳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