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嬤嬤比太后娘娘更慌。
當初她就是太后母家的人,後來國丈父子被殺,全家流放,其中也有她的子女。
她時刻擔心翻舊賬,也擔心太后失寵後,自己的日子難過。
畢竟太后是皇帝的親孃,自己算什麼東西?可她沒有選擇,只能嘆息:“娘娘,奴婢年紀大了,真有個什麼,也就算了,可你還年輕呢……”
竟還沒死心讓太后去勾攝政王。
太后聽得懂花嬤嬤的話,也很為難:“攝政王那日跟我說的話,我覺得也很有道理。”
“若我再去……只怕他要惱。”
花嬤嬤一副過來人的架式:“男子年輕時初嘗滋味,尚不知道百花各有姿態。”
“等他知道了,就離不得了……”
“您看哪個位高權重的,到了一定年紀不是三妻四妾的?”
“這天下男人啊,若真是忠貞,多是因為沒嘗過箇中滋味……”
太后娘娘聽得面頰發熱,竟鬼使神差地點了點頭。
下朝後,按照慣例是崔長安帶著小皇帝在御書房看摺子、教朝政的時間。
小皇帝不認字,崔長安就讓阿忠公公念給他聽。
小皇帝聽得似懂非懂,崔長安卻快速地給出意見,然後批示、下一本。
遇到他覺得有需要的,就跟小皇帝講這本摺子“說的是什麼;為何這樣處置”。
小皇帝依然似懂非懂,一邊點頭,一邊虔誠地看著崔長安。
在小皇帝眼中,崔長安更像是他的父皇。
從前先皇在時,偶爾有空了,也會抱閔兒,可更多的是心血來潮,逗貓狗一般抱著撫弄幾下,哄上幾句,就丟開了。
閔兒自問已經表現得那樣乖巧了,先皇也看不見。
不走心的敷衍誇讚總是讓閔兒心中失落。
攝政王不一樣,他會認認真真地看著自己,時不時還會問他:“聽得明白嗎?還有哪裡不明白?”
若是自己說出哪裡不懂,他就會將不懂的地方掰開揉碎了,再講一遍……
崔長安講了兩本摺子,看閔兒眼神發直,嘴角詭異地笑著,忍不住頓住:“皇上?您聽懂了嗎?”
閔兒回過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突然開口:“攝政王,你真像朕的父皇!”
崔長安嚇了一跳,滿臉嚴肅地問:“這話是誰教你的?”
閔兒也嚇了一跳,惶恐地看著崔長安:“不……不是誰教的。”
“是閔兒第一次有人這樣耐心教我……”
“從前父皇在時,也從沒這樣認真教我……”
“您若真是我的父皇該多好?”
小小的皇帝走到崔長安面前,抓著他的袍子輕輕搖了搖:“攝政王,沒有旁人的時候,我可不可以叫你父皇?”
小小的孩子,那樣滿心仰慕地看著自己,是個人都無法拒絕。
可崔長安哪裡敢啊?!他嘆了一口氣,將小皇帝抱在了自己懷裡:“皇上,您是這天下的主人,這種話,再不可以說。”
“若是讓人聽見了,人家就該說微臣覬覦江山、覬覦皇位,微臣就該人頭落地了。”
可閔兒不這麼想:“這江山和朝政我也不懂,都是您在處理,這皇帝要不就您當,我只想做您的兒子……”
崔長安還想說點什麼,卻聽御書房的門突然被敲響,門外的小太監喊:“太后娘娘來了。”
崔長安蹙眉,終究還是喊了一聲:“進。”
門開處,太后娘娘親自端著兩盞甜品進來了。
給閔兒的是紫薯牛乳,給崔長安的則是燕窩牛乳。
崔長安習慣性蹙眉:“太后娘娘若是有事,只管讓人來傳,您就不用親自過來了。”
太后眼睛瞬間又紅了,一副委屈的模樣。
“哀家心疼皇上和攝政王朝政辛苦,故而送些甜品過來,這也不可以嗎?”
小皇帝看看親孃,又看看攝政王,還是鼓起了勇氣。
“母后將甜品放下吧。閔兒愛吃。”
“攝政王也吃吃看嘛……很好吃的。”
崔長安想起小舞的提醒,有心不喝:“我暫時不想喝,放著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