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幕僚身負重任,不敢兜圈子,免得惹來裴將軍不快,姿態謙卑地說道:“北平軍離去兩年有餘,如今軍營空置,只剩十來個老兵守著空軍營。冀州在打仗,郡守大人憂心戰火波及到幽州來,更憐惜北平郡的百姓,無人可依。”
“懇請裴將軍派兵入駐北平郡,庇護北平郡百姓。”
“今後,北平郡每年賦稅,交一半給朝廷,另一半都奉給裴將軍,支援裴將軍養兵。”
裴青禾並未喜動眉梢,也沒一口應下:“此事非同小可,本將軍要斟酌考慮。”
鄭幕僚連聲應是。
裴青禾這才拆了沈郡守的信,信中內容和鄭幕僚所言的大致相同,還多了一段內容。
“……北平軍和裴家軍頗有淵源,裴家軍入駐北平郡,想來孟將軍兄弟不會介意。也請裴將軍看在孟將軍兄弟的顏面上,庇護北平郡百姓。”
北平軍都走了快三年了,沈郡守直至今日才寫信來裴家軍尋求“庇護”,自然是因為沈郡守一直在觀望。
遼西軍舉旗自立,李將軍自號遼西王,妥妥的逆賊。哪怕遼西軍地盤最大兵力最盛,沈郡守也不願早早和逆賊混成同黨。
建安帝在渤海郡好好活著,敬朝還在苟延殘喘。說不定建安帝日後勵精圖治收復河山做了明君,沈郡守不願意斷了自己的官路。
范陽軍投了逆軍,又被裴家軍大敗,也可以被排除。
廣寧軍原本是更好的選擇。只是,廣寧軍離北平郡遠得多,中間隔著幾個郡縣,其中就有燕郡。
裴家軍的優勢就很多了。明面上效忠朝廷,精兵悍將戰力強盛,而且和北平軍還有淵源。孟氏兄弟甚至主動將北平軍營裡的裝備都給了裴青禾。
思來想去,謹慎的沈郡守,拿出兩千石軍糧做投名狀,允諾每年稅賦一半都給裴家軍。
裴家軍有三千精兵,加上各縣城的駐兵,總兵力將近六千。這已經是燕郡稅賦財力能供養的極限。繼續招兵擴張,就意味著要無限制地壓榨大戶和官衙,最後還是會轉嫁到普通百姓的頭上。
這半年來,裴青禾已經放緩了招兵的速度。
現在沈郡守主動送上門來,有北平郡的一半稅賦,至少能再養幾千精兵。這樣的肥肉,裴青禾不可能拒之門外。
這一點,鄭幕僚心裡也很清楚。所以,他態度雖然謙恭,心裡卻很有底氣。
裴青禾令人領鄭幕僚去安頓歇息,然後,令人送信去昌平等諸縣。
燕郡下轄七縣,每個縣城都有駐兵,人數多少不等。被派出去單獨領兵的,都是裴青禾心腹精銳。
昌平縣離得最近,裴芸得了訊息,當天晚上就趕回來了,滿眼喜色地對裴青禾說道:“太好了!北平郡主動來投,裴家軍的地盤立刻就擴充了一倍有餘。”
裴青禾目中閃出光芒:“北平郡比燕郡的地盤還要大一些。這麼一大塊肥肉到嘴邊,沒有不吃的道理。不過,此事急躁不得,具體操作也要費些心思。”
“這原本是北平軍的地盤。哪怕北平軍現在去了渤海郡,也不能不告而取。”
裴芸也從激動狂喜中冷靜下來:“你顧慮得對。只是,眼下逆軍圍了渤海郡,北平軍在守城和逆軍打仗。我們要怎麼送信給孟氏兄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