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山河

第36章 故地

故地重遊,裴青禾心情有些複雜。

前世她在昌平建立裴家軍,剿山匪收納流民,經營十餘年。這座昌平縣城,被戰火摧毀了三次,又屢次重建,最終成了她的大本營。

此時的昌平縣城,還是最初模樣。陳舊的城門,懶散的城門兵,斑駁的街道,面色麻木的百姓,處處都彰顯出朝廷力量在此地的薄弱鬆散。

就連縣衙,也是幾十年前建出來的,幾乎沒有修繕過。破舊的門頭後,正堂倒是還算寬敞體面。

穿著官袍面色泛紅目光有些迷離渙散的王縣令,態度十分客氣:“孫校尉,高侍衛,還有這位裴姑娘,都請坐……嗝!”

濃厚的酒氣嗝了過來。

一旁的主簿縣尉等人都是一臉泰然,顯然都習慣了。

裴青禾看著醉醺醺的王縣令,也覺懷念和親切。

這也是老熟人了。

五十二歲的王縣令,信奉的是“無為而治”。在昌平縣做了七八年縣令,基本就沒出過縣城。昌平縣山匪橫行,大戶跋扈,王縣令一概不管,每日就在後衙裡飲酒,每日至少喝兩頓,是個老酒鬼。

王縣令的官聲竟然還算不錯。畢竟,王縣令不貪財也不好色,不搶民女也不過分欺壓百姓。每年喝下的無數美酒,都是山匪和大戶暗地裡供奉的。

當年裴青禾在昌平縣崛起之時,王縣令是跪得最快的一個,利索地交出了官印,帶著一車美酒就走了。裴青禾沒有費太大力氣,就順利接手了一個完整的縣衙。

孫校尉在軍營裡混了二十年,見多識廣,也不驚訝。

唯有高侍衛,略略皺了眉頭,心想一地縣令整日酗酒,實在不成體統。

孫校尉客氣地道明來意,按著裴青禾之前的想法,讓王縣令在燕山北劃出一塊空地,給裴家人容身。

裴青禾拿出章武郡王的親筆書信後,酒蒙子王縣令清醒了不少,痛快答應了,令主簿造冊登記,蓋上官印。

被流放的裴氏一族,就算在昌平縣衙正式報到,過了官府明路。

接下來,王縣令派出得力心腹,領著裴家人去安頓之地。這位兩撇山羊鬍須的李師爺,在見到裴氏女眷後,大吃了一驚。

李師爺倏忽轉頭看向孫校尉,小心求證:“孫校尉,這些都是裴家人?”

昌平縣曾接納過幾批流放罪臣。哪一個不是滿面悽苦衣衫襤褸?眼前這些女子,面色紅潤精神極佳騎著駿馬,哪裡像經過流放之苦?

孫校尉面不改色地點頭應道:“正是。”

李師爺瞟一眼東宮的高侍衛,若有所悟。

定然是東宮一路照拂。

高侍衛也不吭聲。

反正,他什麼都沒說。王縣令等人也好,眼前的李師爺也罷,胡思亂想都是他們自己的事。

出了縣城,一路向北。從官道,到辨不清方向的小路,從太陽高照走到天色晦暗。

李師爺在一處村落前停下,笑呵呵地指著稀稀疏疏的一大片草屋:“以後,這裡就是裴家村了。”

“這些屋子都空著,修一修,收拾規整一下,就能住人。”

又指著東西邊一望無際的荒地:“以前這裡都是熟地,種過糧食,也都歸裴家了。”

再指一指北邊延綿無際的山脈:“山裡不太安全,少去為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