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在楊鈞之的帶領下,輕輕鬆鬆完成考試,又順利轉了糧油關係。
就這樣,她便成了城市戶口。
“謝謝,麻煩你了。”林昭臉上佈滿笑容,真心謝謝楊鈞之。
楊鈞之覺得嫂子太客氣了,笑道:“我和承淮可是能互相交出後背的戰友,這點小事嫂子不用放在心上。”
林昭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把手裡的大布袋塞給他,後退幾步。
“這些是我準備的謝禮,你收下,家裡還有事,我先回了啊。”
話說完,不等楊鈞之反應,她拔腿就跑。
當兵的講究不收群眾一針一線,哪怕退伍的也一樣固執,林昭是最怕跟人推諉的,只能塞了就跑。
好歹人家幫了大忙,不送點謝禮顯的她不會做人。
楊鈞之滿臉無奈。
不是追不上人,而是……嫂子恨不得長了四條腿,馬上消失在眼前,他追上去,怕林昭慌不擇路出事。
無奈之下,楊鈞之只能帶著東西回家。
他媳婦兒上夜班,白天休息,這會剛睡醒,見到他拿著陌生的布袋,好奇道:“手裡的是什麼?”
“林同志給的。”楊鈞之回答。
他什麼事都不會瞞著媳婦兒,給戰友媳婦兒找工作的事,他媳婦兒知道。
“這麼客氣的嗎。”江慧巧一怔,顯然沒想到林昭會送謝禮。
她也曾是軍屬,知道當軍屬的不易,楊鈞之一說那工作是給軍人妻子的,她想也不想就同意了,沒想過好處,不過人家有心,她也高興。
江慧巧坐到沙發上,開啟布袋看了看。
“嚯!這麼多好東西!”她猛然抬頭,看著丈夫,神色動容,“她不會把家裡的好東西都送過來了吧?這人也太實在了。”
一瞬間,一張樸素又真誠的鄉下婦人臉出現在她眼前。
真令人感動呀。
楊鈞之看過去。
一隻雞,一條魚,一罐麥乳精,一盒煙,一包糖。
放哪裡都是重禮。
“不至於全送過來,承淮的津貼不低,養活一家人綽綽有餘。”
江慧巧遲疑,“那……收下?”
“收吧。”楊鈞之說。
依他對林昭的印象,收了她才自在。
“行,反正她來縣裡上班了,以後見面的機會多的是。”江慧巧領了這份情。
楊鈞之看雞魚都不小,當即道:“雞和魚拿到爸媽那裡,咱們一起吃。”
他倆還沒孩子,屬於兩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有時忙的沒時間開火就去老丈人家吃,有肉帶過去一起吃不奇怪。
“好。”
江慧巧帶著雞魚回孃家,江家人都驚呆了。
因為這,當供銷社主任的江大哥對林昭印象好的不得了,從勞苦功高的軍屬,變成懂人情世故的、勞苦功高的軍屬。-林昭回到村裡,村裡人都湧上來。
“大崽娘,聽說你在縣裡找到工作了,還是供銷社的工作?”王春花問。
“是,糧油關係今早剛轉過去。”林昭笑著說。
“哎呀,這是好事啊,恭喜你。”王春花替她高興,更高興的是,以後買瑕疵品有門路啦。
“大崽娘,供銷社要是有啥瑕疵品,你幫我們留著。”她和林昭關係處的還行,就沒客氣。
林昭點頭,“這是當然。”
她才說完話,顧母飛速衝過來,眼睛亮極了,語氣難掩激動,“老三媳婦兒,工作定啦?”
“定了,過兩天上班。”供銷社的新櫃檯還沒弄好。
顧母高興的不得了,連說三聲好,“好好好!這是好事,今天去老宅吃飯,慶祝慶祝?”
“行。”小老太太這麼高興,這點面子林昭還是會給的。
很快,林昭確確實實成為縣裡供銷社售貨員的事,傳遍整個大隊。
大崽二崽也聽說了訊息,小哥倆沒心情玩兒了,拍拍身上的灰,像兩個小炮仗一樣,往家裡衝。
手剛扒到木門,大嗓門兒響起。
“娘!娘!”
聽出二兒子話裡的急切,林昭以為出了什麼事,快步走出來。
沒等她問話,二崽衝過來,身子朝前傾去,又懸懸止住身。
他的小臉紅撲撲,輕快地語調響起,“娘,你考過啦?”
大崽也期待地望著娘。
鄉下長大的孩子,沒有不想當工人的。
他們才剛學會說話,家裡並村裡的人就會逗他們。
“大崽啊,等你長大想和你爺一樣在地裡刨食,還是當城裡人啊?”
牙牙學語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城裡人對他們來說是極為陌生的字眼,當然回:“和爺一樣,在地裡刨食。”
這時,村裡人就笑,雖然那笑也沒什麼惡意,但也總在孩子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長大後想起心裡很不是滋味。
“是啊,我考過了,過兩天開始上班。”林昭溫柔有力的回答大兒子。
大崽喜上眉梢。
“娘是供銷社的售貨員了!!”他高興地說。
二崽眼睛瞪得大大的,“娘,你成城裡人啦?”
林昭點頭:“可以這麼說。”
她以後就吃商品糧啦。
“娘,那我和哥呢?”二崽仰著小臉,瞧著眼巴巴的。
大崽補充弟弟話裡的漏洞,“還有三崽和四崽……”
“對,對,還有三崽四崽,娘,我們呢?我們是城裡人嗎?”二崽繼續問。
“當然了啊,我變成城裡人,你們也是城裡人。”林昭回答。
這會兒的戶籍制度比較嚴格,他們這裡,孩子的戶口隨母親。
二崽蹦起來,聲音高揚的喔一聲,“我們也是城裡人了!”
大崽還記得娘說的別顯擺的話,摟住二崽的脖子,捂他的嘴,“二崽,小點兒聲。”
林昭摸摸大崽的光頭,小朋友頭髮長的快,才幾天就長出一層烏黑。
“沒事。”戶籍政策的事,大家都知道。
事實上,村裡人都在討論著大崽二崽正說的事。
“哎,你們說,這承淮媳婦兒變成城裡人,她那幾個崽是不是也成城裡人了?”
“好像是,我之前好像聽說,孩子的戶口是隨孃的。”
“哎呦,那大崽幾個不是也要吃上商品糧了,顧家三房真是……”真是好運道啊。
偏後面半句不敢明說,容易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只能用一聲滿是羨慕的嘆氣代替。就在這時,顧杏兒陰沉著臉,一言不發經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