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助理,前方的情報下來了,今天沒再發現倖存者跡象,昨天晚上營救出來的那幾個人可能就是最後一批了。”
姜怡從負責搜救工作的行動負責人手中接過了報表,凝神看了一眼。
指揮部每天的工作千頭萬緒,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一股腦地交給蘇尋親自過目,許多事都會被各層自行解決,最終層層上遞到蘇尋面前的,只是一個匯總了諸多訊息的簡章。
而這個簡章,如今就是由姜怡整理出來的。
她翻動報表,自上面抄下了幾個數字。
如果將資料截止到現在,那麼海曲這次僅被捲入秘境的三個避難所就出現了三成的死傷,好在是在秘境中受傷,還有的救。
至於城區中的倖存者,其實無從統計,按最高倖存比例來計算,只取一個大約數的話,那大概是一半左右。
這一半,就是幾萬人的生死,姜怡只覺得手裡的這張紙似乎格外沉重。
嘆了口氣,她將報表放在一邊,問道:“資料同步給海曲安全區了嗎?”
“已經同步過去了。”
“倖存者也按之前的方案移交給安全區吧,最後出來的那一批人情況怎麼樣了?”
姜怡在蘇尋面前時嚴肅認真,進行這些工作時更是不苟言笑,不過隊伍裡的人已經習慣了她的風格。
“從秘境出來之後就陷入了昏迷,只有一個孩子還是清醒狀態,不過這些人的生命體徵還算穩定,有人身上帶傷,但傷勢不是太嚴重。”
姜怡點點頭,道:“那個孩子可以安排人多關照一下,留在秘境裡那麼久,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可以早一些送他進學校,早一點接觸更多知識。”
這是蘇尋曾特意提及過的問題,這次被捲入秘境的三個避難所中,孩童數目並不算少,已經有了一套處理流程。
孩子的反應更小,不意味著他受到的影響更小,只能說他的認知還在形成階段,沒有受到更強烈的衝擊,但秘境會更加深遠的對其造成影響,這種影響只能透過認知建立去一步步消磨。
好在這些人滯留秘境的時間總體上還是沒有到達極限的,恢復起來不算太難。
工作交接完畢,負責人離開了辦公室,姜怡獨自將報表整理好。
等她找到蘇尋的時候,蘇尋正在參與會議,她在會議室的角落坐了下來。
參會的有從新甫趕來的避難所負責人翟超、海曲避難所一位叫董傑的團長,以及隨著各地區異能者團隊一起到來的代表人,算得上是一次難得的碰頭會議。
“海曲的師一級兵團建制已經初步建立起來,相關的工作細節可以給你們提供參考,但也不要急躁,這裡的進度是有其發展機遇的,各地區還是要按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重建程序。”
大災變之前團師體系曾更改為營旅體系,也是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發展的需要。
按照末世中獨特的戰場要求對部隊編制進行重新調整,是大災變前就有過預案的,但末世開始時大部分部隊散落各地,把這些人重新集結起來本身就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工作。
海曲安全區建立之後,在本地建立兵團體系的時機也已經成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