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克蘇魯不相信末日

第68章 百般武藝,此乃

事實就是,喪屍並不會一直衝擊一個無法填平的深淵,倘若真有那麼簡單,前世的蘇尋等人早就將那些大喪屍群全趕下海去和海妖互咬了。這東西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應當被視為一個整體,像瑪希亥,祂是十階的叢集意識,但並不是進入十階時才誕生的意識。

可以說,從靈力這種能量出現的那一刻,這些大喪屍群就已經有了一種朦朧的、模糊的本能,即使單個喪屍再怎麼悍不畏死,也會在它的影響下趨利避害。

也正是因為如此,蘇尋並沒有提前去控制那些格外有代表性的喪屍王,因為他知道,喪屍王是叢集的具象,是集體的選擇,殺了一個,喪屍群還會選擇另一個。

這種情況,並不會輕易出現在變異獸群和人類身上,這其中的深層原因,蘇尋等人曾仔細研究過,他們得出的結果略有些反常識——這可能是因為喪屍沒有腦子。

叢集意識的誕生,依賴於叢集中個體之間的資訊傳遞,這種傳遞在靈力層面上有更深的影響。

在這個層面上,喪屍、蟲群、亡靈,乃至於植物等等,組成它們的個體是更加‘無我’的,每一個單元在意識上的邊界都更加模糊。

它們完全忠實於更廣大的集體,可以為這個集體隨時死去,當然也可以為這個集體毫不折扣的貢獻自身的所有資訊。

這個趨勢在北美庫庫爾坎的身上也曾出現過,有人曾以生命為代價,遠遠觀察過那個以鳥群為基底構成的天災,從那人留下的記錄來看,那些鳥類個體的智力水平甚至也就和末世前類似。

以此推斷,人類,以及其它個體智慧強大的變異獸種族,他們誕生集體意識的難度是更高的。

智慧越高,越自私,越獨立,一個資訊在個體之間的傳播中也就越容易失真,像瑪希亥那樣具有強大統治力的叢集意志也就越難以誕生。

但這並不是必然的,絕對的。

重生以來,蘇尋有個猜測,或許人類的叢集意識早在末世之前就誕生了,文明,就是這個意識的名字。

一個文明,同樣有其意志,同樣有其目標。

其中的個體同樣可以為這個集體獻出生命,為維護它的存續慷慨赴死。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生命力的體現?前世,第一代倖存者死去的太多太多,即使勉強在一些超凡者的庇護下,個別基地得以艱難存續,但僅憑蘇尋等幾個人,已經可以說無力迴天。

在那樣的黑暗動盪中,繁衍幾代人之後的倖存者們已經不再有大集體的概念,他們身處孤島,只看得見各自眼前的景象,他們對未來沒有規劃,因為根本看不到未來。

在那個時間線上,人類的集體已經死去了。

但現在,情況必將大不同。

堡壘的大門開啟,兩輛七十多噸的基地車緩緩駛出,面容堅毅的戰士們登上各式裝甲車輛為其護航。

不必像與人作戰時那樣費盡心思的隱藏自身,鮮豔的紅旗在每一輛戰車上迎風飄揚、獵獵作響。

看著那龐大軍綠色車身上鮮明的人像剪影,蘇尋心中暗自振奮。

集體,只有集體。

經歷著血火再一次淬鍊的集體,將在這大世之中迸發出怎樣的光芒?。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