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葉下鍋,趁著油溫下降,她順手又扔了幾顆花椒進去提味去膩。雖是小火,沒多久,蔥葉、蔥白都已經炸得剛剛好,趕在蔥葉、蔥白還保有一點本色,宋妙便將其撈了出來在碗中控幹。
小蔥離鍋,沒一會就脆了。
她用筷子夾了兩根送進嘴裡,火候沒有炸過,小蔥酥、香,一點苦味都沒有,只有蔥香和油香在嘴裡,清清楚楚,乾淨利落。
要是此時不用出攤,而是可以做些麵條,碗底配一勺豬油,下兩勺自制的鮮醬油和一點醋,用這蔥油一拌……
細細的麵條一出鍋,馬上就坐它進碗裡滾上幾圈,此時麵條自身的滾熱完全足以把豬油化開,每一根面都能裹滿蔥油和料汁,吃一口,光靠想象,宋妙彷彿都能感受到那個味道。
到時候麵條裹著豬油香、蔥油濃香、醬油香,另還有不可或缺的提味醋香,一咬下去,面香味把所有香味融合,那味道……
都可以給嘴裡那口面封個皇帝當來謝它……
宋妙自認能吃下兩大碗!
可惜人不能只顧吃,還要賺錢……
宋妙嘆著氣,把蔥油盛出來,開始和麵。
羊肉、豬肉燒麥的皮要特別薄,同紙一般,但又絕不能破,不然一旦肉汁流出來,品相、味道都會大打折扣。
為了這薄且韌的皮,宋妙今日特地用的開水燙麵。
而薺菜春筍豆腐乾燒麥的皮又要薄而軟,為了蒸出來能看得到裡頭的餡,她用的溫水來和,麵粉之外,又加了一點澄面。
等到麵皮分別和好,放在一旁醒著,宋妙又開始調餡。
薺菜添一點油焯水,水一滾,就要撈起來過冷水,擰乾之後再切碎,以保其翠嫩。
豆腐乾切成丁,壓得稍碎以便入味,另有那泡好的木耳切成末,兩者用清油一炒,煙火氣剛起就要出鍋。
筍剝了殼也要焯水,焯水之後切丁,這一回卻是用豬油炒。
素筍葷油,最為鮮香,自帶山野滋味。
素餡做好,宋妙也不著急拌,只等最後再下鹽,又去做葷餡。
葷餡裡的羊肉不能剁得太碎,她是用切的,切成大小相仿的肉粒。
豬肉卻是剁的,做成肉糜狀。
與上回做羊肉饅頭一般,這次的肉也是各分一半,生熟並用。
一早上切切炒炒,煎煎炸炸的,總算一應餡料都調好,最後下了鹽和其餘調料,這才開始包了起來。
做燒麥不用捏褶子,只要把擀好又揉出荷葉邊的皮放在掌心,將餡料往中間一按,虎口一收,花邊就出來了,也不用封口,算是簡便不少。
宋妙是算著配的麵皮和餡料,等到包完,每一樣都用得剛剛好,不多也不少。
等燒麥做完放進蒸鍋,此時糯米飯已經蒸好,再去看湯,也已經燉得功夫十足。
出門之前,宋妙洗了兩個白蘿蔔切成薄片放進湯裡,又下了鹽,這才推車而出。
蘿蔔排骨湯應該最好要放胡椒的,但是胡椒太貴,小妙又太窮,只能用花椒了。
明天的更新應該就會調整到中午,大家晚上不要等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