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四人,軍侯八人,如今都在蘭池外等詔。
而秦時將手中宮務交接完畢,而後便吩咐:“請他們進來吧。”
十二人魚貫而入。
能在如今的秦軍中升職升爵,全無半點徇私可言。因為以此前戰爭的密集度,他們每個人都是實打實的軍功拼上來的。
比如校尉,必定是參與過中等規模戰役且立功的。
而軍侯,位比【百將】略高,同樣也具有戰略組織能力。
此刻秦時高坐玉階之上,靜靜看著他們。
四部私兵,按秦律,每一部校尉和私兵都在身上有做徽記。每一部的位置都統一,也與其他部屬不同。
因而很容易分辨。
“來將請報上姓名。”赤女在一旁提示道。
眾人神情緊繃,此刻依次上前:
“末將林。”
“炎。”
“黑豚”
“多粟”
“拜見王后。”
秦時一一對照著他們的名字,發現人如其名。
校尉林文質彬彬,看起來像是讀過書識得字。
炎則面頰赤紅,不知是激動還是天生如此。
黑豚長得確實黑,但更重要的是壯,很壯。
多粟也同樣如此。
畢竟要持長戈劍戟殺敵,哪怕是持弓弩,也同樣需要極大力氣。軍中肉食供應並不充足,因而普通貧民極難養成姬衡那樣勻稱勁瘦的好身材。
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本事。
秦時微笑起來:“諸位不必緊張,大王既捨得將爾等賜予我,自然是極看重你們的。”
“勞諸位在外久候,烏籽,上些吃食來吧。”
眾人諾諾應下,又被安排在席上。
黑豚不著痕跡地摸了摸肚子:他們昨夜洗刷乾淨,天還沒亮就從宮外入蘭池,又等了大半時辰,如今……
總之為了不更衣,大家忍一忍也是常態。
只他飯量大,幼時又餓過,每次忍耐都覺得渾身難受。
如今聽王后這麼說,心神一鬆之餘,還隱約有點感動:王后果然如他打聽來的那般,是個仁善的。
他有這種感覺,其餘諸人自然也有,此刻安置席上,大家不約而同地緩了緩緊繃的神經。
王后說得沒錯,他們的秦王既然立了王后,還賞賜私兵,必定是極重視的。
倘若他們有冒犯不從,秦律當斬。
但如今看王后仁愛體貼,大家心裡的忐忑也少了許多。
宮人們陸續上了吃食。
熱騰騰的紅糖豆漿,皮厚肉也多的大肉包子,紅糖麥餅,老鴨湯餅……
大約是充分考慮了從軍之人的胃口,十二人面前的飲食都很大量,尤其糖油充足,讓在心裡默唸不可失了規矩的眾人,都不約而同的嚥了咽口水。
秦時的聲音適時傳出:“不必拘謹,諸位都是為我大秦一統立下赫赫戰功之人,些微餐食,權當是犒勞各位將士辛苦。”
這話一說,階下眾人對視一眼,肉包子蒸騰的澱粉香氣,紅糖麥餅讓人難以拒絕的甜香……
黑豚首先忍耐不住,直接抓住了麥餅。
他這輩子除了挖草根含飴糖,再沒聞到過這種見不得的甜香!
吃一口,靈魂都酥掉了!
再喝一口旁邊壺中的湯水——黑豚一愣,一口緩緩下肚,又默默放下去了。
而後他猶豫好久,最終又選了另一碗豆漿。
從軍之人吃飯很快,秦時在上頭看著,不過七八分鐘,大家就已經儘可能不發出聲音的將滿桌吃食都吃完了。
唯一不同的,就是有些人面前的酒壺一口便放下,有些人卻是連喝幾口。
沒錯,那一壺,是宮廚不久前才進上來的酒漿。
有雜質,也有些酸澀,不是米酒,而是真正釀造的酒液,甚至宮廚改良過後,度數已經在 10°以上——如今發酵酒的頂格了。
在當今秦國,這算得上是好酒,烈酒。
在軍中,這樣的好酒極難遇到,沒有人不愛。
但眾人最剋制不過的,也不過連喝三口,隨後就放下了。
秦時心中很是高興。
因為由此可見,這四部私兵,軍紀仍舊嚴格。
至於說軍中戒酒……
在如今,極難做到。
因為取暖手段不足,冬日裡,邊軍無酒暖身,恐怕要凍過去許多。咸陽周邊的軍隊稍好一些,但是沒有棉花用不起絲綢,大家受凍也是尋常。
再有戰爭殺人之後,若不及時緩解恐懼,很多人會在夜間發狂,進而引發營嘯……
因此哪怕嚴格如秦律,對酒,也是允許的,不過稍作限制罷了。
秦時上酒,沒有考核他們的意思,畢竟十度的酒,在她看來當真不算什麼。
精釀啤酒能有的度數,甚至好些米都能達 16°。
但是眾人能剋制,仍舊讓她十分開心。
因為這代表屬於她的私兵,仍是剋制己身,精兵悍將。
等眾人吃飽喝足,眼看著氣氛漸漸又冷靜下來,她因此直奔主題:
“諸位能為我私兵,自然未來也是有一番規劃的。最近的明年春,最遠的兩年之內,都需要大量人手來辦。”
“因此諸位只需要強健自身,隨時待命,就已經能報君恩了。”
“只一點,我所要求的是,非精兵強將不可得。”
眾校尉頓了頓,齊齊拱手:“請王后放心!”
他們行軍打仗,可是半點都不虛的!可恨如今不在演武場,不能叫王后看看他們衝陣殺敵的本事!
秦時又笑起來。
她實在很愛姬衡為秦國打下的基礎——上下皆從王命,老秦人又對大秦忠心耿耿,甘效死力。
而王后權柄理所應當,誰也不會因此覺得自己不被看重了,因而奮發精神永遠擁有。
不過,前途的餅畫完了,還得來點實際的。
不然只有一個遙遠的目標掛在眼前,指望人們自己約束提升自己,本身就違逆天性,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大毅力的。
因而她又說道:“不過,既為我的私兵,我已稟明大王,每部調醫令一名隨軍駐紮。”
“私兵一應調理,皆由宮中供應。”
如此,基礎醫療保障就差不多了。
再有……
“每七日一考課,具體考課內容,由校尉商量呈報於我。每曲優勝前十名,賞雞鴨一隻。”
“每月前三名,再加紅糖一罐。”
“每部優勝前十名,除紅糖與羊,還賞金一兩。”
“每三月四部同時進行比賽,前十名,再金五兩。”
“校尉所帶隊伍倘若優勝,校尉得金餅一枚,榮譽徽章一枚。”
“具體細則,稍後長史會將帛書交於爾等。”
她沒詳細說,但儘管如此,每七日,每月,每三月的各種賞賜,已然令人頭暈目眩了!
要知道,他們五部,總共才一萬人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