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記事

第68章 67黃豆妙用

他心中千百個念頭如電光飛轉,思維常人難及。然秦時也並不一定非要及上。

得了準確回答後,便也高興的笑了起來。在她看來,秦王當真是一位好高效率的帝王,她喜歡!

如今正事講完,就該一起再吃些飯了:

“大王午間都未曾多用豆漿與豆花,不知可還合口味嗎?”

姬衡點頭:“甚好。聽說乃是取用菽磨碎所制?”

如今戰亂剛平,大秦總人口不過二千五百餘萬。

雖說糧食倒也勉強能供應得上,但若想盡快發展,仍需眾多人口與糧食。但秦卿所言【雜交水稻】恐要十數年,乃至更久。

遠水不解近渴,當下若有新的能飽腹的東西,他自然也是歡喜。

秦時也點點頭:“黃豆實在是了不得的好物,既能做豆腐,使人飽腹。豆腐多種製作後還能長久儲存。且還能榨出油來……”

她一一細數,心中很是期待。

而姬衡也感興趣道:“榨油?”

“是的。”秦時也雀躍起來。

現如今的油脂,供給貴人的多是動物油脂。吃不起動物油脂的窮人家,要麼滴油不沾,要麼就是用麻子油和蔓菁籽油。

麻子便是窮苦百姓或奴隸用來製作麻布的大麻的種子,這類大麻因纖維短軟,製衣要多次銜接,因而工藝參差且粗糙,紡織出的布也格外粗糙,貴人們是連碰都不碰的。

秦時前幾日在秦王庫中挑選的那些細麻布,其實都是精挑細選,層層篩選而來的苧麻。

而它們的種子產量低不說,也實在出油率可憐。

至於蕪菁……現如今百姓家中倒是常見此物。長得類似蘿蔔,但根部略白胖短軟一些,同樣出籽可憐。

至於滋味嘛……

秦時雖不好形容,但只需要大家想想他們未曾普及的現狀,多少就能猜到一些了。

祖宗嚴選,也是有其中道理的。

而黃豆就不一樣了。

大豆油如此普及,哪怕最早出現時因壓榨方式落後而略帶臭味,可對於窮人家來說,依然是一項了不得的補益了。

她強調道:“一斤豆子,能出油二三兩。”

“豆渣可以飼養牛羊豬狗,種豆時,大豆的根還會肥地,若運用得當,能將養地功夫縮短一半以上。”

姬衡已坐直了身子,目光灼灼。

如今的田地可不是千百年後那樣相差彷彿的模樣,而是嚴格被分為【上田】【中田】與【下田】。

土地肥沃程度與灌溉難處相結合,上田畝產約有百二十斤,下田卻只有五六十斤。

如今的人們從事著重體力工作,可一個農民從生到死,恐怕都未曾吃過一口飽飯——

這與制度有關。

但最根本的卻還是生產力,以及物種限制。

姬衡的手指輕輕撫摸著短劍劍柄,微涼的溫度讓他的心中漸生寧靜。

他在無人處暗自慶幸:幸而寡人尚有剋制之心。

否則若叫大秦失去此等人才,豈非我秦國自招禍矣。

【古代用來仿製的大麻是有嚴格區分的,大麻是大麻,苧麻是苧麻。但那個大麻不是現在的成癮性的大麻,毒性很低,製作衣物非常粗糙,貴人們是不會用的,只有窮人們才會穿這種衣服。】

【為了安全起見,文中都統稱麻,請大家見諒】

【好多事情來不及做,最近七八天內,可能寫不完就要請假了,請大家見諒】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