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夏幫著科研院忙碌了半個多月,捕漁船也出海了一次,撈上來最大的收穫是一根爛透了的木頭。
純純爛木頭,不是什麼千年烏木。
他們查過了!其他的小魚小蝦,都不好意思拿出來。
換一句村裡的流行話來說:時夏家的大白都看不上!
這也再次證明了時夏的重要性。
捕漁船,時夏靠躺在自己的專屬躺椅上,愛心手工遮陽傘,旁邊趴著海龜老六。
“還是你聰明啊,都知道蹭船回家。”
海龜老六往旁邊挪挪,把身子藏在時夏的影子裡。
怪曬的!“你有殼還怕曬?”
“你說你這殼曬時間長了,會不會變黑?要不咱回去做個實驗?”
時夏還在說,結果就看見海龜老六用兩隻前“手”,捂住了整個腦袋——不想聽。
“行行行,這是嫌棄我了….”
時夏突然起身,一個手勢。
船上配合多次的漁民立即行動起來,亂中有序的開始下網。
“快快快!”
“走起來!”
“下網了!”
時夏起身,站在船邊感知著海里的異能,有一片魚群即將過來。
這個年代,螃蟹再好吃也沒有肉多的魚值錢。
當然,魚也不是那麼值錢。
人們的第一選擇,永遠是豬肉。
但有就比沒有強嗎。
網下好後,時夏異能依舊活躍,等待著最佳的收網時機。
這個時候,船上的人都不敢出聲。
在他們看來,時夏這是在“與海神娘娘溝通”,沒準兒都靈魂出竅了。
這要是給嚇到了,回不來咋辦。
雖然封建迷信不讓說,但止不住大家心裡信啊。
“收網!”
一聲收網,被按下了暫停鍵的漁船再次活躍起來。
大齒輪搖起來,粗繩子甩起來,號子喊起來。
“發力—-拉——”
“加油!”
網被一點點拉出海面,有漁民靈活的跳上巴掌寬的船欄,將一根粗壯的繩子掛在齒輪上。
隨著船隻的搖搖晃晃,一般人都要被他這樣大膽的動作嚇死,這要是站不穩,掉下去了。
不敢想!齒輪轉動,漁民拉扯繩子,帶有滿滿收穫,沉甸甸重量的漁網被拉起來。
漁網被撐成一個大球,嘩啦一聲,隨著漁網的放下,魚群活蹦亂跳的在船板上掙扎。
“鮁魚!”
“看這條大鮁魚,得有三十多斤!”
鮁魚學名藍點馬鮫,體呈紡錘形,一般體長25-50厘米,最大可打啞謎,重九斤以上。
細小圓鱗,背部鉛藍色,新鮮時翻著黃綠色關澤,腹部銀白色,體側中央分佈著不規則的暗色斑點。
漁民們對鮁魚進行分類,時夏也溜達過來。
因為一漁網裡不可能都是鮁魚,她喜歡在網裡浪裡淘金的感覺。
小章魚,青蟹,大個的蝦爬子,扇貝……還有琵琶蝦。
時夏把小海貨撿出來一盆,在船上直接開火,現撈現吃,那叫一個鮮。
這個鮮與海鮮市場買活海鮮還不一樣,是一種讓味蕾愉悅追逐的鮮,是吃了這一口想吃下一口的嫩。
漁船上,大鐵鍋燉鮁魚,放上幾塊他們自己帶來的豆腐,鍋邊上隨意的貼上了三合面的餅子,漁民的午飯就完成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