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九卿

第70章 春思亂

次日一早,便有皇帝旨令下來。平樂公主受府中刁奴蠱惑,在春日花宴上行事失當,後幡然悔悟,因內心自責過甚,氣血翻湧情緒激盪竟至暈厥,幸得薛府六姑娘所救。

陛下感念薛六姑娘救護有功,特賜上等蜀地錦緞十匹,和田羊脂玉如意一柄,翡翠鑲紅寶石簪子一對,御製滋補參湯十盒,“仁善惠女”牌匾一塊,以彰其德。

公主素日賢良,雖是受刁奴蠱惑一時失察,但行事有悖皇家風範,若不加以懲處,難以整肅宮闈綱紀,特禁足三個月,靜修思過,以示懲戒。

府中涉事刁奴,挑唆公主,罪無可赦,一律杖斃。

語焉不詳的一段聖意,引來未知者的諸多猜測,以及知情人的不勝唏噓。

殺了奴才滅口,保了公主顏面。

崇昭帝對這件事情的處罰,並沒有讓任何人意外。

因為這些年來,他對平樂的縱容不是一次兩次……

更何況平樂公主還臥病在床?

要他這個疼愛女兒的親爹如何懲罰?有關平樂公主的疾病,到底還是有風聲傳出來。

“公主似有癲狂之態,舉止怪異……”

“在宮裡住了兩日,仍未回府……”

“太醫一趟一趟往華宜殿裡跑,華宜殿的門檻都快被太醫們踏破了……”

“夜裡華宜殿燈火通明,有女子的呻吟聲隱隱傳出……”

“陛下下朝便即刻前往華宜殿探視,想是公主病得不輕……”

“有小太監說,曾看到公主在病中哭鬧不止,滿床打滾……”

陸續有些訊息傳到市井坊間。

添油加醋有。

捕風捉影有。

真真假假無人得知。

但公主甦醒以後,並未康愈,至今沒有回公主府,卻是事實……

按說出嫁的女兒久居深宮不合時宜,皇帝為平樂公主破例的事雖然不在少數,可仍是有人猜測病情有異。一來宮中守衛森嚴,更利於隱瞞訊息,二來陛下心疼女兒,太醫院侍疾也更為便利……

接著便傳公主召了駙馬入宮,整日整夜的相陪。

但具體什麼病症,外面一絲風都不透。

華宜殿加強了守衛,嚴密得跟鐵桶一般。-晌午,錦書到梨香院來,探視薛綏。

說起外間傳聞,她道:“宮裡訊息不好打聽,平樂眼下到底如何,暫時還不得真相……”

玉衡師姐的手段,少有失手。

但皇宮大內不乏名醫聖手,薛綏也不敢斷定,有沒有被人瞧出點什麼破綻……

因為那碗湯藥裡有她的心頭血作藥引,所以尋常毒物,她是不能使用的。一旦平樂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以崇昭帝護犢子不講理的脾性,說不得會拿人開刀。

薛綏不想連累旁人。

例如守她的那個醫女……

因此她給平樂下的毒,與平樂自行服下的胡太醫的昏睡藥極其相似,即使是胡太醫診出什麼,也只會覺得是平樂用的劑量太大,損傷神魂,一時半會想不到是她動了手腳……

至於為何會有那等淫邪癲狂之態?胡太醫能想到的,大概也是平樂給她下的“情絲引”。

畢竟飲下了她的血,受情絲引所害,也無可厚非。是平樂主動下手,這種下作手段也不好攤到檯面上來說,更何況她如今可是公主的“救命恩人”。

但薛綏還是想要一個確切的訊息。

“靈羽……”

小鴿子咕咕叫著,跳到她的案桌上。

薛綏攤開紙,小昭在一旁研墨。

她思慮再三,默默在白紙上寫下幾個字。

“風搖翠竹音容渺,燕入華堂訊莫遲。”

風搖翠竹是指流言蜚語紛紛擾擾。

音容渺是說平樂眼下情況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華堂便是指代宮中。

白鴿靈羽已經送信來了,太子你回我的訊息,可莫要太遲呀。

她也懶得去猜李肇看到訊息,會是何種表情,淡然地讓小昭將信紙裝入信筒,綁在靈羽的腿上,又親暱地貼一貼靈羽的小腦袋。

“去吧。小心些,莫要被人打了喝湯。”

靈羽咕咕一聲,衝入雲霄。

很快,便消失在院子四角的藍天。

薛綏開窗透氣望著蒼穹。

這一片湛藍的天,如此美麗,若無世俗汙垢塵穢,人們可盡情歡笑,闔家歡愉,而無溫飽之憂,該是多少美好……

這次靈羽回來得很快。

是李肇親筆所書。

一行字。

張牙舞爪。

正如李肇其人。

“花畔風狂春思亂,湯藥無濟性狷狂。”

薛綏將信放在火上點燃,臉上略微露出一抹微笑。

二更晚飯時來看,好下飯……

今天成都太陽很好,祝大家共沐陽光,愉快一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